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_2王安石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591836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_2王安石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_2王安石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_2王安石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_2王安石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_2王安石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_2王安石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4_2王安石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探究学案,需求,市易务,青黄不接,募人充役,学习思考(教材P45)你对王安石推行的富国政策怎么看?“富国”与“富民”相同吗? 提示: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富国”与“富民”是不相同的。“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要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作战经验,财政负担,优惠政策,军器监,经义策论,太学,学习思考(教材P46) 1王安石改革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 2你认为王安石变法前后的科举和教育制度有何异同? 提示: 宋初诸科以试帖经、墨义为主。帖经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墨义类似于简答

2、题,考核应试者对经文及注疏的记诵功夫,没有丝毫供考生发挥己见的余地。这样的考试形式,扼杀了考生的创造性思维,改革后的科举以经义策论取士有重大进步。太学在改革前为保守派把持,阻碍变法。改革后,以三经新义为教材,大大有利于变法革新思想的传播。,积贫积弱,高利贷,官僚,商业利润,农业生产,宋神宗,学习思考(教材P47) 1你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提示: 必然的。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运用封建关系是无法根本改变的,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2你如何理解王安石的看法? 提示: 王安石变法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次改革自救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讲课堂讲义,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

3、王安石变法中的取士之法。第(1)问人才选用上的弊端从材料中概括。如“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等信息。第(2)问材料中体现的教育思想“为天下国家之用”,也就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科举考试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练高分跨栏,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诗中的意思是要解决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方田均税去主要是针对官僚地主的。 答案: A,2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

4、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寇乱”指人民的反抗,特别是农民阶级的斗争。王安石说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息“寇乱”,即平定农民起义,所以选B。 答案: B,3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王安石之所以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说明他已发现科举制存在弊端,故A项正确。 答案: A,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要把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按士农工商分类。第(2)问要从司马光和梁启超对变法的态度方面思考。 答案: (1)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