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结合现实对夏日三种虫的杂感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78862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结合现实对夏日三种虫的杂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鲁迅结合现实对夏日三种虫的杂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结合现实对夏日三种虫的杂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结合现实对夏日三种虫的杂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结合现实对夏日三种虫的杂感夏 三 虫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 假如有谁提出一个问题,问我三者之中最爱什么,而且非爱一个不可,又不准像“青年必读书”那样的缴白卷的。我便只得回答道:跳蚤。 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蚊子便不然了,一针叮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如果所哼的是在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那可更讨厌了,幸而我不懂。野雀野鹿,一落在人手中,总时时刻刻想要逃走:其实。在山林间,上有鹰鹯,下有虎狼,何尝比在人手里安全:为什么不逃到人类中来,现在却要逃到鹰鹯虎狼间去?或者,虎狼之于它们,正

2、如跳蚤之于我们罢。肚子饿了,抓着就是一口,决不谈道理,弄玄虚。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人类,可是也颇擅长哼哼的了,害中取小,它们的避之惟恐不速,正是绝顶聪明。 苍蝇嗡嗡地闹了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倘有伤痕或疮疖,自然更占一些便宜;无论怎么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又总喜欢一律拉上一点蝇矢。但因为只舐一点油汗,只添点腌躜,在麻木的人们还没有切肤之痛,所以也就将它放过了。中国人还不很知道它能够传播病菌,捕蝇运动大概不见得兴盛。它们的运命是长久的;还要更繁殖。但它在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上拉了蝇矢之后,似乎还不至于欣欣然反过来嘲笑这东西的不洁:总要算还有一

3、点道德的。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多着哪。简析:鲁迅这篇杂感巧妙的运用了形象化的手段,抓住“蚤、蚊、蝇”的特点,使之人格化,对它们逐个评论,从而借以揭露和批判各种反动势力及社会丑恶现象。作者认为跳蚤虽然可恶,但“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而蚊子“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如果所哼的是在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那可更讨厌了,”结合鲁迅写此文的时代背景,可知这是对反动势力的帮闲文人丑恶嘴脸的真实刻画,他们像蚊子一样为自己主子卖国求荣、镇压人民的罪行飞出来哼哼,“发一大篇议论”。揭露了帮闲文人“擅长哼哼,”喜欢“讲道理,弄玄虚”的卑鄙无耻的本质。而苍蝇“嗡嗡地闹了大半天”不过为了“舐一点油汗”。在此处有暗指反动政客之意,提醒人们它们对人类的危害是长远的。文章结尾用“古今君子”再次嘲讽“蚊子”不如跳蚤、苍蝇这些昆虫。作者对帮闲文人的愤恨与批判蕴含在字里行间。鲁迅的这篇杂感,短小精悍,立意新颖,针对性的思想认识极为深刻,可以说是鲁迅杂感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