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561406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3广东文综,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2下列对甲、乙、丙、丁的分析不恰当的是()甲:“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2、丙:“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为本,工商为末”,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反对工商为末3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4“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

3、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5(2013天津文综,1)下图为岛夷志略片段。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6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

4、国的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二、非选择题715世纪前半期,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震惊世界的大航海伟业。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明宣宗的一纸命令竟然令其戛然而止,而其后的西欧各国却争相开辟新航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在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的)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实施的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斯塔夫

5、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不肯缚手困穷,于是所在连接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综于外者,既触纲不敢归,又连接外夷,乡导以入。(明)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材料三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西方。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材料四明政府于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正式开放了海禁,但随着明王朝的灭亡便戛然而止了。清

6、初厉行海禁,统一台湾后,康熙帝一度弛禁,设立四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但20年后,又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帝开始,只许广州一地通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皇帝的一纸命令使得远航探险突然停止的制度原因是什么?中国商人的低下地位是什么政策导致的?中国为什么对外国产品没有强烈的需求?(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的海禁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瓷器外销黄金时期的特点。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瓷器外销繁荣的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项的错误在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收税与封君比入”反映

7、的是封君与商人之间的矛盾,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只能抑制商业的发展,不能阻止商业的发展,题干中描述的现象是很可能出现的,D项错误。桓谭阐述了富商大贾的危害,目的在于说明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项正确。2答案:C解析:甲、乙的观点为重农抑商,丙的观点为农商相互依存,丁的观点为反对工商为末,故选C项。3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材料的意思。“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体现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材料中的“商贾流通”是关键词。4答案:D解析:题中所述政策为海禁政策。A、B、C三项分别涉及海禁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海禁政策并未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故D

8、项为正确答案。5答案:C解析:由图片中的文字内容“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屿门挂四帆乘风破浪海上若飞至西”,可知潮州是当时的出海门户之一,故此时尚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宋元时期。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闭关锁国下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故选C项。7答案: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断绝;沿海人民丧失生计,生活贫困;为生活所迫转为海盗;有的为倭寇做向导,骚扰沿海地区。答案:外销瓷器品种丰富,能根据海外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出口数量庞大。海禁和通商口岸的开放。答案:要坚持对外开放;要为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对外开放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促进贸易繁荣;对外封闭造成国困民窘,经济落后;必须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