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学案4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58498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链学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项链学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项链学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项链学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项链学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链学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链学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链学案4 教学设想通过对小说情节结构及人物心理描写的点拨研讨,引导学生领略项链精巧的艺术构思,把握作品主题,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时安排50分钟授课形式借班授课教学过程回顾学生初中阶段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引出新课。一、导入性点拨1小说以“项链”为标题,这个标题与作品内容有什么联系?明确:“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直接决定了作品人物的遭遇、命运,是小说结构上常用的“物线法”。2小说在“项链”的牵动下,都写到了哪些情节?明确: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二、研究、鉴赏性点拨(一)1这个故事中有两个重要的曲折波澜,谁能说一说?(丢项链、识“项链”)2苏联作家苏曼诺夫曾经说过:“艺

2、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请大家研究小说的结尾部分,说说“发现项链是假的”这一情节具有怎样的“打击力量”?明确:巨大的代价;残酷的“玩笑”;深刻的嘲弄;一个人苦有所值还不算苦,苦得冤枉才是苦不堪言。以作品人物的打击;对读者的震撼力。(二)恩格斯曾经说过:“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小说最后这一“偶然性”结局也有其必然性因素。那么,造成这一偶然性结果的必然性因素都有哪些。(引起思考,只问不需回答)。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玛蒂尔德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性。1在情节展开的开头部分,作者用一千多字的篇幅,静态地向我们介绍了这位女主人公。(1)在这一部分中,有一个词语使用频率最高,是哪一个

3、词?(“梦想”。前后使用达7次)(2)她都“梦想”了些什么?能用一个句子概括出来吗?(梦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3)她的梦想能实现吗?梦想的结果如何?明确:玛蒂尔德自恃面貌标致,人品出众,渴望过上流社会那种奢华生活,希望自己成为男人们追求的目标,女人们羡慕的对象。可惜,这些梦中的生活图景与她所处的地位与家境成了强烈的反差,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她不断感到痛苦,以至于当她看望她的一位富有的同学回家后,会“常常整天地哭好几天”。她的痛苦的根源正在于其追求资产阶级奢华生活的思想。2(1)路瓦栽夫人接到晚会的请柬后,有怎样的表现?她的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明确:“高高兴兴”“懊恼”“恼怒”“悲痛”。(2)怎样

4、认识路瓦栽夫人的喜与忧?明确:路瓦栽夫人的喜与忧是不矛盾的。接到请柬后她内心高兴,她很想抓住这一机会,去上流社会风流一番。但她首先考虑到的是晚会要穿什么衣服,而她的家境告诉她,她不可能得到她想要的东西,丈夫又全不“理解”,她因而“懊恼”“恼怒”“悲痛”,变着法子抠出丈夫的积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玛蒂尔德性格中的另一个侧面:要面子,爱虚荣。3(1)借项链时,路瓦栽夫人是怎样表现的?明确:面对朋友首饰匣子的贪婪、焦急;借到项链之后的兴奋,欣喜若狂。(2)“带着这件宝物跑了”的“宝物”应如何理解。(双关)4(1)现在让我们看看“丢项链”的情节。大家在晚会上看到了什么?(路瓦栽夫人出尽风头)(2)这

5、一节有一个词连用了若干次,是哪一个词(陶醉)在这四个“陶醉”后面,我们看到了什么?明确: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终于得到满足。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庸俗作风。讽刺意味。(3)一场舞会,玛蒂尔德走进的不是一个天堂,而是一种更大的自我围困。在喧闹的舞会上,她获得了;在沉寂的舞会之后,她更失去了她在精神上怏然若失(“在她,一件大事算是完了”)的同时,遗失了女友的项链。遗失项链后,玛蒂尔德陷入了怎样的精神状态?哪一个词概括得更准确?(惊恐)5如果说借项链前后是由痛苦到兴奋,失项链前后是由陶醉到惊恐,那么赔项链前后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是怎样的呢?忧愁、苦恼、喜悦、自豪;留恋,回味。百感交集。6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

6、玛蒂尔德悲剧的真正原因是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有人说,借项链是虚荣心驱使的,丢项链则写得过于突然,没有写出必然性,是这样的吗?明确:否。由舞会结束后的描写可知,依然是虚荣心作怪的结果。小结:项链的情节是曲折的,但又并不使人感到任何穿凿附会。这里的奥妙固然在于作者用戏剧性手法写出了一系列的偶然发生的比较细小的事件,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以入木三分的笔触揭示出人物的心理,通过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毒害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空虚、庸俗的灵魂。人物性格中的致命弱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这些偶然性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因素。7下面让我们从小说的具体叙写中探讨结尾的“必然性因素”。何以见得那挂借来的项

7、链必然是假的,而非作者故作惊人之笔?明确:小说中已有暗示。真盒子,假项链。莫泊桑小说情节结构精巧缜密,天衣无缝。(三)揭示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社会原因。1小说开篇“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的“也”字有哪些潜台词?明确: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姑娘,都过着高雅、奢华的生活。2在这样的“高雅、奢华”的生活中,妇女的实际地位又是怎样的呢?作品有当时社会对于妇女生存价值的交代吗?明确:妇女的“出身”:美丽、丰韵、娇媚;妇女“唯一的资格”: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玛蒂尔德希望自己“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舞会上玛蒂尔德的“得宠”。女性只有凭借美貌与风姿才可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与价值只有在男子

8、目光的观照下才得到承认。妇女毫无独立价值、社会地位可言,她们只是作为男性的玩物而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之中,遗憾的是,玛蒂尔德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玩物式”的生存境遇。小结:德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当时法国社会视女性为玩物的恶劣价值观念,弥漫于整个社会的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风气,正是导致玛蒂尔德悲剧的深层社会原因,是制约玛蒂尔德们人生理想、生命情致的一副精神枷锁。小说在讽刺玛蒂尔德虚荣心的同时,也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造成这一类人生悲剧的资本主义社会。三、反馈性点拨1假如玛蒂尔德大出风头后没有丢失那挂项链,那她将会怎样?(学生自由设想,教师点拨归纳人物必然的

9、悲剧结局。)2视课堂上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相机施教。3总结: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短篇小说,其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精巧缜密、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世界短篇小说苑囿中的一朵奇葩。鲁迅先生生前即十分推崇项链,他说项链“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达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要求具备的高度”。(附板书设计)四、迁移训练、发展能力1变换价值标准,从肯定玛蒂尔德的角度出发,写篇我读项链的读后笔记。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作业。高洋的表姨从美国回来探亲、旅游,可把高洋这小子乐坏了,表姨临走时,高洋尽管难于开口,但还是鼓起勇气、红着脸要下了表姨颈子上的项链。他要这项链干什么?送给女朋友呗。

10、“扇圆形的珠子,红褐色,明光锃亮。表姨父是美国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生活富裕,穿用考究,因此,表姨戴的项链不高级么?”女朋友戴上了项链,高兴得眼眉都在笑。不要白不要,这是西方最时髦的项链呀,至少值五百元吧?一个月后,高洋去一个旅游胜地出差顺便旅游,无意之中在一个小姑娘的地摊上见到了同样的项链。一问,才知道是用黑瓜子做的,外面涂了一层透明漆。多少钱一条?“不贵两毛五!”(1)这篇作品的体裁是_,标题以_为佳。(2)这篇作品以_线索,通过_、_、_三个细节,揭露了我国对外开放后,一些年轻人的不正确思想。(3)这篇作品批评的对象是。A表姨B表姨父C高洋D女朋友(4)对这篇作品的结尾,有如下几种评论,请选出其中不恰当的一种评论A意在言外B朴实无华C言简意赅D耐人寻味(5)对这篇作品写人方法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A肖像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