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恐龙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57013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恐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画恐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画恐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画恐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画恐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画恐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恐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画恐龙学科美术学段中年级年级三年级相关领域 设计 应用 教学背景分析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对恐龙的好奇以及探究愿望出发,带领学生通过共同搜集资料、课上交流展示、进行造型活动体验,逐步体验恐龙绘画的特殊韵味和审美情趣。在表现方法和独特的画面效果上,主要通过运用粗细、长短、梳密、曲直的线条来产生一种有节奏、有秩序、有肌理的美感,从中感受线条艺术的魅力。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想象空间,在学习方式上可采用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从收集的素材入手,通过教材内容的提示解决难点,从而达到本课

2、的学习目标。 理论依据: 根据结构主义理论,促进能力、智力的发展。结构要以动机、结构、程序、强化为教学四原则,提倡发现法教学。本课通过激发兴趣、分析结构、实践体验等基本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将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的发展。2. 教学背景分析:内容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是了解恐龙的绘画的方法,也是线条训练系列中的一部分。它是欣赏与绘画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设计感都很强。通过欣赏和学习线条的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用线进行表现的方法,感受线条所带来的艺术特色,在感受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

3、造型表现能力。学情分析:从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既喜欢了解一些独特的艺术形式,又喜欢亲自动手、参与制作活动。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实践、探究的活动,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体验到制作创新的快乐,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1、表现方向偏差2、忽略构图的问题3、纹样的设计简单,基于这3点,教学中可用比较、观察、演示的方法进行解决。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初步学习用线条表现不同种类的恐龙。技能:能运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与教材内容,大胆地用线描方法创作出形象生动的恐龙形象。2、

4、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类型恐龙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与概括能力。(2)通过学习线描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3)通过教师引导、示范,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增强学生的美术评价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2)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乐趣。【教学重点】学习线条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总结恐龙外形的特点,体验用线描绘恐龙的艺术特色,感受创作的乐趣。【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抓住恐龙

5、外形的特点,以及大胆并富有想象地完成恐龙线描作品。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的恐龙资料。学生收集大量的恐龙文字介绍、图片、视频以及恐龙模型等相关资料。(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为课堂上的进一步创作打下基础。)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4分钟)1、 拼图游戏请学生上台完成一幅霸王龙的拼图,并思考:这是什么动物?学生观察并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出示课题:画恐龙。2、 播放迪士尼动画片恐龙片段学生一起观看恐龙的视频,了解神秘的大自然曾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恐龙。布置思考题: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种类?学生积极发言,发现了不同种类的恐龙。3

6、、教师小结:恐龙是距今两亿多年前地球上的爬行动物,它们的种类很多,身体大小、形态、生活习性各不相同,陆地、海洋、空中都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的世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动画片中简单了解恐龙,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出课题。)三、 欣赏探究、讨论总结(10分钟)1、学生间分享课前所收集的资料(图片、文字、模型),说说哪种恐龙有什么特点。学生分析并发言。2、教师概括恐龙的共同特征:大家说了这么多,可以发现恐龙的种类是非常多的,特征也是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的恐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身体结构都分为五部分:头、颈、躯干、四肢、尾。只要把握好这五部分特征,我们就

7、可以把想要表现的恐龙画出来。教师板书:头、颈、躯干、四肢、尾3、播放课件,观察教师收集的恐龙图片,共同总结恐龙的特点。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种类恐龙的特点:霸王龙(头大、尾巴带尖、前肢短小、后肢粗壮)剑龙(身体像小山、背部有骨质板、前肢短、后肢长、尾巴上有四根刺)梁龙(体型巨大、脑袋纤细小巧、脖子、尾巴长)(设计意图:图片的展示,更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观察、比较和认识动物的外形特征,了解基本的创作材料;同时,带着问题来欣赏,可以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此外,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许、表达能力,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4、分析不同种类的恐龙用线表现的方法。(1)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恐龙模型

8、和图片找出恐龙身上的线条。学生讨论总结:有曲线、有直线、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教师板书:线条变化(长短、曲直、粗细、疏密)(2)出示两幅恐龙绘画作品的对比图,提出问题:你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学生观看理解老师演示内容并积极发言:身上有很多装饰的恐龙更好看。板书:线条种类丰富,点、线、面相结合。(设计意图:解决教学难点,了解如何利用多样的线条表现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实践的愿望。)5、教师示范(1)利用线描形式表现剑龙,强调如何根据恐龙特点进行组织。教师示范完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有哪些感受?学生积极发言。(2)基本形组合法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恐龙整体外形把握不是很好,教

9、师演示图形组合法。(设计意图:观察教师的示范,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创作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现场示范,解决教学难点。) 6、欣赏优秀作品,你喜欢那一幅?分析在构图上有何不同?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画面主次分明、疏密有致,有前后关系,背景色彩丰富设计意图:分析构图问题,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会注意到这一点。其次,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创作做准备。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20分钟)作业:以线描的形式,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材料: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图片,学生可适当的进行创新。(三年级学生对于恐龙

10、造型把握,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学生既可以临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这样更容易完成,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创作,教师个别指导。教师辅导重点:构图饱满,注意用线的梳密、粗细、组合变化五、展示评价 (6分钟) 1、请将自己组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品,理由是什么?有什么更好的建议?2、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对于一些好的作品,给予鼓励,指出进一步需要强化的地方。对于一些不是很理想的作品,指出其毛病的同时,肯定其某方面的优点。给学生树立继续努力的信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此课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的能力,还

11、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概括力,在创作中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发展了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此外,师生、同学的互动,不仅增进了友谊和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发展了彼此的表达、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师自身教学效果评价: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来探究恐龙的基本特征,发现线条的秘密,并通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来,逐步构建“玩中学”的快乐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为学生减负、为课堂增效。此外,本节课还与语文、信息等学科进行相应整合,从而拓宽了美术课程资源。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2、: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理念,美术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所以,在这节课上我主要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究合作,概括出不同种类恐龙的基本特征,发现线条间的不同组合。在活动方式上,体现了多样性与适切性,强调学生多感官参与和多形式体现,并且学科间的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充分体验了蕴含于美术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的情操,完成了美术课程所要追求的目标。教学反思:课前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恐龙知识,促进学生在后期造型表现中,想到新,想得巧。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全部内容托出来,有意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探索,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新境界,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增加实践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问题的途径,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但是,由于学生对恐龙话题十分感兴趣,往往会对恐龙的相关知识谈论得过多,影响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我应注意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要适度,不要喧宾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