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_作业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2613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_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咬文嚼字_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咬文嚼字_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咬文嚼字_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咬文嚼字_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_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_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咬文嚼字 作业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婵娟(chn)垂涎(xin)援例(yun)咬文嚼字(jio)B憎恶(zn)蕴藉(ji)烟榻(t)套语滥调(ln)C岑寂(cn)尺牍(d)灞桥(b)不胜枚举(shn)D斟酌(zhn)付梓(z)镞没(c)下乘作品(shn)2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玩索剥琢有声斩截刻苦自励B因缘点铁成金鲁莽清沁肺腹C俗滥推陈翻新流涎索然无味D胸襟不即不离凝练锱铢必校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

2、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媒体的价值在于运用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推动各种文明在相互交流、包容、借鉴中共同提高,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B第25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自40多个国家的近2 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C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D改变重在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3、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关键。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两种不同的伦理思想形成中西文化思想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政治法律和伦理虽亦彼此呼应,其实很少关联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出发伦理学与政治法律学有一个一贯的条理ABCD二、延伸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漫谈说理文(节选)朱光潜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是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

4、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写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的辛苦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方面。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在多数场合,我并不打什么腹稿,只是对要说的道理

5、先有些零星片段的想法,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有一个大致不差的粗轮廓,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浓厚的情感,就会兴会淋漓,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是写作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

6、?主从的关系应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像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烦意乱。这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趁着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浆,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把它放下,让头脑静下去,得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

7、成的。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明确周全。多年来我养成一种习惯,读一部理论性的书,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之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有的准备,而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还是片面的。请将画线句“难还是难在这方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这是写作的一种乐境”中的“这”指代的内容分别概括出来。7请概括选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8下面两句话和作者在文中表达

8、的意思是一致的,请选取文中与其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处。(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载体。与之意思相同的语句是: (2)语言引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严密的思想和感情,才能有更细致、更严密的语言。与之意思相同的语句是: 9这篇说理文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文中多次提到“我”怎样怎样,这在说理文中有何作用?(2)这是说理文常见的写法现身说法,它不仅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而且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语言运用10根据下面的意思,为咬文嚼字杂志创拟一则广告词。我好,我优秀,你却不订不看,当然是你的错。而如果我办得不好,无啥看头,甚至枯燥无味,那当然是我的错误喽。我们说,优秀来自自信

9、,自信才会出优秀。咬文嚼字是深知此理的。广告词: 11下面是新浪网页上的一则新闻,请在阅读之后,发一个帖子,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40字)一次,姚明休假结束离开上海,有记者采访时问他:“你什么时候回美国?”姚明回答说:“要作一个纠正,我不是回美国,而是去美国,现在我是回中国。”参考答案1解析:D项,“镞”应读“z”,“乘”应读“chn”。答案:D2解析:A项,“琢”应为“啄”;B项,“腹”应为“腑”;D项,“校”应为“较”。答案:C3解析:“坏习惯”和“不很好”,不是转折关系,是因果关系,所以第一个空填“所以”。“必须”表示事理上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做到;“必需”表示一定要有的,常指需要的东西

10、。所以第二个空填“必须”。从搭配使用上来看,第三个空填“表现”。“思想”应“透彻”,不能“精确”。“精确”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答案:A4解析:B项,不合逻辑,“电影节”不能“吸引”“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C项,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在“电子商务”的后面。D项,句式杂糅,“重在”与“以为主”杂糅。答案:A5解析:本文段选自朱光潜谈道德。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主要弄清几个概念的关系:个人本位、社会本位、法律、道德。注重个人本位的,必然强调侧重个人修养的道德观念,侧重社会本位的,必然注重社会的秩序,也就是法律。答案:D6解析:此题考查词语在

11、文中的指代意思,结合其相邻语句,可以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案:(1)“这方面”的“这”指的是写说理文如何去思考;(2)“这里”的“这”指的是如何组织说理文所要表达的零散道理;(3)“这是”的“这”指的是对说理文写作的道理有浓厚的兴趣和灵感。7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从节选部分的内容看,作者谈论的是对“说理文”的见解,即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答案:在说理文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有对有错。8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与这两句话对应的都是重要的观点性语句,从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1)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2)

12、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9解析:朱光潜的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与咬文嚼字相同,可以从咬文嚼字的语言特色中体会出来;文中采用“现身说法”能给人以亲切感、真实感。答案:(1)语言通俗易懂,入情入理,循循善诱,善于用自己的经历说理,可亲可感,易于让人接受。10解析:既然是咬文嚼字杂志的广告词,广告词中就要有鼓励读者订该杂志的意思,而且只要订了一次,就会继续订。字里行间洋溢着办刊人的自信,对读者展开心理攻势。答案:不订咬文嚼字是你的错,不再订咬文嚼字是我的错。11解析:不同的字眼关乎不同的情感,“回美国”与“去美国”,一字之差,意思迥异,所表达的情感也迥异。姚明的回答,看似有点“咬文嚼字”,实则体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在姚明心中,美国不属于他,中国才是他永远的家。答案:一字之差彰显拳拳爱国心。姚明,中国的骄傲,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支持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