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精灵》教案 (1)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1711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的精灵》教案 (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葡萄的精灵》教案 (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葡萄的精灵》教案 (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葡萄的精灵》教案 (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葡萄的精灵》教案 (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葡萄的精灵》教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的精灵》教案 (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葡萄的精灵课堂教学案例授课人:北师大附属平谷中学 张晓娜评课人:北师大附属平谷中学 杜 宝师:作家王蒙说:“怀念新疆,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充实,一种安慰,一种骄傲,也还饱含着种种人生的气势!”为什么作者这样理解新疆?课上我们再读一读葡萄的精灵这篇小说,思考下面两个问题:(打投影)1、 穆敏老爹是怎样的一个人?2、文中的“我”两次品尝了穆敏老爹酿的葡萄酒,第一次他觉得酒很糟,为什么第二次又觉得者这酒“委实不赖”呢?一边读,一边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做旁批。(生自读书,做旁批。师巡视检查指导。)师:经过一番细读思考,很多同学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又加深了。好,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两个问题。首先来看穆敏老爹是怎样

2、的人?谁先说说?生1:穆敏老爹是一个正直、认真的人。文中老爹批评生产队长安排生产没有计划,导致粮食坏掉。他没有因为是队长就不敢说话,反而批评的很严厉。师:对,而且还让队长有些难堪,是吗?说明他对待工作很认真,很直爽。生2:其实老爹也是很宽厚的,很随和的。老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穆斯林就拒绝哈尔穆拉特递来的烟,而是和大家一起吸烟,让他挽回了面子。师:很好,不过,是“吸”烟吗?生(齐说):是“吹”烟。师:为什么?生2:因为老爹不会吸烟,他是严肃的穆斯林。但是他不愿拒绝队长的好意,不愿破坏友好和谐的气氛。师:反而带来了更意想不到的愉快,所以更说明老爹是非常宽厚的,他对事不对人。用他的真诚制造的和谐气氛抹

3、去了工作中的不快。生3:我觉得老爹是个严肃虔诚的穆斯林,他吹烟也是坚持不打破他的规矩的方法。师:同学理解的很细,很深。宽厚和认真,老爹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虽然是尖锐的批评会,所有的人都笑成一团。这是一个开朗乐观的民族,这一阵阵的笑声就是他们的人生态度。上面是关于老爹和烟的故事,那么关于老爹和酒的故事呢?生4:文中穆敏老爹在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用酒药而是坚持自己的酿酒方法,可以看出穆敏老爹是一个做事十分固执的人。师:啊,你用了一个贬义词“固执”,作者是对他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吗?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老爹坚持不用酒药,他酿酒用的是什么方法?效果最后怎样?生5:他用的是自然发酵法,是他自己独特的方法,酿造

4、出来的酒更纯净,更有味道。而且他坚信自己酿造的酒是最好的葡萄酒,所以说老爹不是固执,应该是执著,自信。最后作者也赞美这酒是“葡萄的精灵”,所以对老爹是肯定的。师:好,是肯定、赞赏的态度,执著,自信。生5:而且他为了酿好酒也是非常认真的,他特意找来玻璃瓶,还反复洗净,还用煮过的白纱布挤压过滤。师:对,每一个细节都很认真。这不禁让人想起前文,他直言批评队长的时候也很认真。还有不要忘了,老爹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他是不喝酒的。那他为什么要酿酒?而且那样认真,一丝不苟?生(齐):给别人喝的,说明他很慷慨,大方。师:还有哪些文字可以作为印证吗?生5:穆敏老爹辛辛苦苦酿造的酒,自己连尝也舍不得尝,最后拿出来给

5、大家喝了,文中说他“非常愉快,好象十分乐于为这两瓶酒找到这样体面的出路,好象他早已在等待需要他的酒的人的到来”,更说明他慷慨,大方。生6:在这之前他还说:“这样的酒是不能随便喝的,我要让老婆子做几个肉菜,再拌一个萝卜,我要请几个朋友来。”师:对,珍贵的酒,就是为了和大家分享的。他的认真、宽厚、执著、自信,还有慷慨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那么穆敏老爹仅仅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吗?他和新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有什么关系吗?生7:他是这里人民的典型。师:好,更准确地说,他的认真、宽厚、执着是新疆这片土地、这个民族精神的代表。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文中的“我”两次品尝了穆敏老爹酿的葡萄酒,第一次他觉

6、得酒很糟,为什么第二次又觉得这酒“委实不赖”呢?生8: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与维吾尔人民一起喝酒,感觉维吾尔人民的热情,所以他不再觉得酒糟。生9:第一次尝酒是用舌头,是真实的味道,第二次是大口喝酒。“我”只身来到新疆,和这些淳朴好客的新疆人民一起喝酒,是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带动了他,是团结的氛围,所以使“我”感到“伊犁河畔父老兄弟对我的深情厚谊”,所以他感到酒的香。师:好,谈得很好。第一次是客观的味道,第二次是加了自己的感情进去了。哪里体现了淳朴好客呢?我们来具体关注一下“我”在什么情况下喝酒呢?都和谁一起喝酒?生10:“我”已经熟睡了,半夜被叫醒了,被拉去了。这说明他们淳朴好客。师:不错。生11

7、:喝酒的有大队干部,有社员,有搞“斗批改的”,有被揪斗的,有两派组织的头目。师:对,而且作品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虎、牛、羊、鸟、鱼”都被他拉到一起吃酒赴宴,这说明什么?生11:半夜还要拉去喝酒,他们非常热情,而且感情很真诚,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能打成一片。师:好,真诚。维吾尔民族人民非常淳朴、热情,真诚,他们没有“派系”,没有“主义”,没有政治身份,没有经济地位的分别,只有淳朴的情感,真挚的情谊。所以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是维吾尔人民的豪爽、乐观、淳朴、热情、宽厚、善良、慷慨,让“我”深有所感,品出了酒的幽香。师:没有人关注到葡萄酒酿制的过程吗?这个过程与它的味道没有关系吗?生12:这酒开始

8、是混浊的,后来就沸腾,然后又平静,在经过这样几次沸腾以后,葡萄原汁,“不但平静了,而且净化了”,“不但不再混浊”,“而且没有颜色了,晶莹剔透,超凡脱俗,如深山秋水,观之心清目明”。师:好,准确找到了这个地方,这部分文字有什么深意吗?生12: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就像人生,有痛苦,有内心的不平,然后在岁月里沉积,最后归于平静。师:非常深刻!从痛苦到平静。还有谁想说说?生13:我认为好酒的酿造是需要时间的,它经历了春夏秋冬,经历了岁月,也是像人生一样,从年少轻狂(就是沸腾)到经过长时间磨难然后就真正成熟和(就是纯净了)。师:经过长时间的磨炼,就成熟和泰然,这也是生命的甘淳。很好。生14:我认为生命里有很

9、多东西需要去承受,上下沉浮,荣辱这些东西,然后内心就平和了。再去品味,就滋味甘甜。师:太好了!要去承受,要去品味,才有心灵的平静平和。同学们都能够从酒的味道引发对人生滋味的品读。这既是作者人生经历的体悟,难道不也是历史上那些人和事给我们的启迪吗?比如?生15:苏轼。师:再比如?生14:李清照,陶渊明。师:我们再来读一读作品的倒数第三段,品味一下它的含义。思考这篇小说的主旨。(打投影)(生出声朗读)师:谁来说说?为什么说这酒里有“伊犁河谷的葱郁与辽阔”?酸涩之中“包含着往日充满柔情的灵魂”?生14:我认为,“伊犁河谷的葱郁与辽阔”,就是说维吾尔民族地域辽阔,人民的心胸更开阔。生7:我认为“充满柔

10、情的灵魂”就是指他们的淳朴善良宽厚。这篇小说想表达对新疆少数民族的一种赞美,还有在磨难后、重压下的平和的心境。师:好,理解很到位。不过“葡萄的甘甜、芬芳、晶莹、娇妍”与“酸涩”,又怎样理解呢?生16:新疆的葡萄品种好,味道好。这块土地环境好,没有污染。师:啊,你认为这是一片纯净的土地,生长了味道甜美的葡萄,那么仅仅养育了甜美的葡萄吗?没有寓意吗?想到穆敏老爹,想到那酿酒的过程和酒的滋味?生15:葡萄的甘甜、芬芳、晶莹、娇妍更是指维吾尔人民心灵美好,葡萄美酒就是那里人民的美好真诚的心灵,而酸涩应该指生活不好,挺困苦的。师:好,回答的非常好。更是人民美好的心灵,以老爹等等一些人为代表的人民。简单甚

11、至是艰难的生活中,这个民族依然乐观真诚。这葡萄酒里厚重浓烈的滋味,就是这个民族善于承受磨难,耐得住寂寞与痛苦,依旧保持着真纯善良,朴实深厚开阔的情感。“我”在这里充分体验到了,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打投影)给人无限的启迪。这样我们再来看作者王蒙对新疆的回忆吧:一种充实,一种安慰,一种骄傲,也还饱含着种种人生的气势。这就是依据。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了吗?生16:我有一个问题,文章里为什么要写“老爹与大娘是很重视食物的凉性与热性的”那一段,写这些有什么用意呢?师:谁来给他解答一下?生17:是不是写维吾尔族人民看事物很分明师:能具体阐释吗?生17: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看待事物很简单,只是

12、凉热之分。师:有道理,再深入具体些?其实我们常常把饮食和文化联系起来的。比如我们中国饮食习惯与欧洲的完全不同,中国人就比较含蓄、内敛,而欧洲一些民族更开朗、直接。生17(思考):生18:用这个引出老爹酿酒的内容。师:怎样引出的呢?生18:这里写出了老爹和大娘的独特的地方,而酿酒的方法也很独特,是这样引出来的。师:很好,有道理,你是从全文的整体结构来看的。我们再结合对全文主旨,整体理解来看。一个民族对食物的理解和习惯往往就代表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老爹与大娘是维吾尔族人民的代表,对食物冷与热的认识,是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积累的生存智慧,他们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对生活的朴素的认识,有简单有用的

13、自然的生活方法。这既是他们的智慧,也是他们的执著,所以才有后面老爹坚信酿酒不需要酒药,好葡萄“自己就会变成酒”,而且味道也一定不错的理论和做法,为后面内容做了铺垫,也很好地说明了他们单纯自然的人生态度。所以也有后面“虎、牛、羊、鸟、鱼”无论何种身份的人都可以畅快相聚的情形。这真是一个爽朗单纯的民族,这就是他们的民族性格。如此来写,对这个民族性格的理解就更深入了。师:还有问题吗?(沉寂)师:那么我们还对哪些情节内容感兴趣?也可以说说。生5:我觉得维吾尔人说话很有意思,挺讲究。比如那个队长哈尔什么的说道:“看见帽子了么?真正的绣花帽,不是路上捡的,也不是偷的。伊宁市巴扎上十二块钱买回来的!”用帽子

14、来强调自己的脑袋合乎整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他并不直接说,而是借帽子的价值来表达,挺有意思的。师:这个点抓的不错。既委婉含蓄又非常真诚维护自己的尊严,又显示了那个民族语言很有智慧。生11:我也觉得他们说话很有特色。就是在民兵连长艾尔肯拉作者去喝酒时,说“睡觉算什么?去您的那个睡觉吧,我们过去睡过觉,今后也要睡觉的,我们有的是时间睡觉,有问题吗?没问题。”很好笑,好像有道理,让人无法辩驳,又有些狡猾。师:好,这个点抓的也很好。你认为是“狡猾”吗?生19:是说话的艺术,是幽默,也是智慧。师:对,语言幽默也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个性和智慧的。不过是用了很感性的词语。师:为什么写这些内容?生19:这是在写这个

15、民族人民特别真诚,也特别聪明。师:好,既认真执著又宽厚善良,既简单、单纯又充满智慧。作者重点写穆敏老爹,又将这些人物做陪衬,说明这个民族个性是丰满的。生活的真理在民众当中,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师:好,最后,让我们将文章倒数第三段借助酒对新疆人民最深切、最美的概括的文字读一读,体味一下,背下来。(生出声读背)深入阅读与深刻挖掘课后反思准确、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自然地从中汲取养分,获得情感、道德、艺术等方面的提升。理解作品的主旨与内蕴,从而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获得有益的启发。我把这一目标当作这堂课的核心内容。(一)设计思路葡萄的精灵是一篇小说。作品没有直接的语句赞颂新疆人民的质朴、热情,表达自己对人生的体悟,而是借穆敏老爹自制葡萄酒这一主要的客观情节含蓄地表现这一主题的。这样写自有其高超的艺术性,也是非常含蓄深远的,而我们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些难度的。要理解作品的内涵,就要引导学生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主要的情节。特别在这篇作品里,怎样理解穆敏老爹看似怪异的行为,怎样理解作品中“我”对葡萄酒味道态度的变化,成为对主题准确深入理解的最关键的环节和必然的途径。所以我就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穆敏老爹是怎样的一个人?2、文中的“我”两次品尝了穆敏老爹酿的葡萄酒,第一次他觉得酒很糟,为什么第二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