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波澜的要诀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2607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波澜的要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制造波澜的要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制造波澜的要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造波澜的要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波澜的要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造波澜的要诀巧设悬念:常用的制造“波澜”的方法之一是巧设悬念:悬念,是人们急切期待弄明白某种事物发生、发展、结局的心理状态。巧设悬念,就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利用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表示关切的心情,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令读者欲罢不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非要把文章读完不可。作者巧妙地带着读者寻幽探胜,渐入佳境,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在更远的背景下得到深化。所设“悬念”一定要为塑造人物、发展情节服务。例如:电视里“一颗恒久远”的广告词和闪闪发光的钻戒令人心动。妈妈用手示意爸爸,爸爸点头微笑,换了频道。“乌旗1072学童面临失学的困难。希望

2、工程捐助热线:0108836789。”屏幕上无垠的雪地,泛着刺眼的光芒。爸爸收起了微笑:“睡觉吧,明天有任务。”像个首长。妈妈若有所思。读者目及礼物的开头就会顿生悬想:妈妈示意爸爸什么?爸爸为什么收起了微笑?妈妈思索什么?钻石、失学学童与任务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一悬念设置在开头,对读者就很有吸引力。它把一个奇怪的问题摆了出来,这样就吸引读者看下去,直至把谜底揭开。悬念的设置源于作者精巧构思,对描述的对象体察,对主题认识深刻。写之前将要写的人或事抻长了,选几个点,针脚细密地把事件描述清楚。巧设悬念,重在一个“巧”字。开头暗示法:开头设置悬念,即将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以及事件的矛盾,逐一暗示,为后

3、面展开情节、留下空间,从而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余韵。这是形成波澜的源头和风力。倒叙法(倒置法):倒叙就是组织安排材料时将“结果”提前。读者不知“前因”,又急于知道“前因”,关切的心情陡增,这无疑会产生“悬念”。读者的悬念由产生到消失心理状态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形成“波澜”。中间转折法(反常法):在文章的转折处设置悬念。情节偏不按照一般思路发展,有意地在节骨眼上写出阴差阳错的反常情况,撩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不忍释卷,风起浪涌。结尾戛然而止法一般千把字作文,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悬念,但是在结尾处戛然而止,产生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造成“波澜”。运用抑扬法:欲扬先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作技巧,即作者为肯定和

4、褒奖某人某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这是中国传统的描写技巧之一。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进行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达到形成“波澜”的目的。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首先要明确抑扬的辨证关系,“抑”是手段,“扬”是目的,前面的“抑”是为后面的“扬”蓄势,这里的关键是要在未“扬”之前,先于“抑”处找到“扬”的根据,这样,才能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其次还应注意由扬而抑的转折的合理性。“抑扬”分两种,一种是“欲扬先抑”,另一种是“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法手法多用于肯定的人或物。鲁迅先生的范爱农一文就是用的欲抑先扬的手法。开头通过他听到徐锡麟和秋瑾女士被害的

5、消息,“以一种钝滞的声音说: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表现了与鲁迅截然不同的看法。从作者的眼里看来,这位范爱农多么的不通人情、胆小如鼠。鲁迅甚至认为“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是“抑”。后来,通过鲁迅与他多次交往,特别是回国后,他与蜕化变质分子王金发的斗争,积极支持学生的革命行动,坚定不移地站在鲁迅一边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才使人明白范爱农的为人,这是“扬”。通过一抑一扬,一个正直、爱国、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对于“物”的歌颂也是如此。初中课文杨朔的荔枝蜜一文,开头一段写“我却不大喜欢”蜜蜂,一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并不怎么舒服”。后来,喝了美味的

6、荔枝蜜,看到蜜蜂的辛勤的劳动,体会到了蜜蜂精神的可贵,以至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欲抑先扬法这是一种“抬高比跌重”的方法。本意在抑,在贬,却先以扬入手,竭力加以抬高。抬高是为了造成更大的陡势和落差,使后面能够跌得沉重,有力。这种手法多用于否定的人物。这种写法,使所记的人或物所体现的内容深刻化,也使作品具有讽刺的艺术效果。我们从杜宣民的尴尬这篇小说来体会这种写法:小说中,“我”与小于如同一个人,好似一家人。而有一次,小于的家门撞上了,钥匙落在屋里,凑巧“我”的钥匙“咔吧”一声把小于的门打开了。于是“我”的妻子要求把自己的锁换了,“以后,万一有点”,而小于在又一次忘带钥匙而门打不开时,“我”发现他的锁已经换了。“两人都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小说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以一次偶然的钥匙打开了对方家的门,而揭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人情的冷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