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读《爱的艺术》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2549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另读《爱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另读《爱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另读《爱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另读《爱的艺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另读爱的艺术这本书真正引人入胜之处,并不在于他对人类个体所作的社会性分析。人类孤立无援的状态固然值得研究,但爱本身就是最吸引人的话题。首先吸引我的目光的,是爱与艺术的关联,这样的标题含有幽微的趣味,而且音韵优美,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如果爱象音乐,象雕塑一样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要多久才能学会这样一种技艺?如果,爱是需要方法的,那么这些方法是否有优劣之别?接着是他的第一项质问,爱的对象与爱的能力,你真的想过它们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吗?寻寻觅觅是否是正确的方法?还是要从培养自己的健康的爱人的能力开始?这个问题象流星一样划过我的夜空,猛然之间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们总以为自己碰到的不是最好最适合自己

2、的那一个,却从不曾想想原来是自己连爱的能力都不具备。爱是什么?并不仅仅是怜惜、关怀或者遭遇激情,是两个开放的个体在保持自己个性下的合二为一。保持自己的个性是最重要的前提,人必得先完善自我,坚定信心,充满勇气,才能对自己也对别人作出承诺。 与其说他在研究爱的艺术,不如说他在教导我们如何生活,弗洛姆就象一个絮絮叨叨的父亲,他告诫的是整个生活的纪律。爱首先是一种态度,是性格的倾向性,然后才是同一个特殊的人的联系。因为爱,所以: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那么,爱就要意味着接受一切自然的安排,迎来生命,送走生命,以热忱和感激的心情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从根本上讲,爱并非简单的占有与被占有,

3、爱是意志的行为,是一项决定。实际上爱谁都一样;另一方面,爱也是两个特殊的人之间绝无仅有的联系。爱的独占性表现在:我只同一个人完全地,在灵魂上和肉体上融合为一体。那么,先是感情,然后是决定。真正的爱是瞬时性与持久性的统一。可是我的问题又来了,如果一方由于可抗拒或者不可抗拒的原因改变了决定呢, 如果隔开两个爱人的原因竟是死亡,剩下的人如何再去面对可怕孤单?没有回答。弗洛姆批评了弗洛伊德的观念,认为人的幸福感并不来自于性本能的满足,而是来自于与世界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群的融合,来自于脱离本质的孤单。他立论的基础在于,只要人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就能享受创造性的生活,在这种全力以赴的创造性

4、的生活中,人到达更高的人性。即完善的人性目标使人和社会发展,也是人类幸福所在。但是这样的回答太大了。不是我所期待的。如果健康完美的人性就能带来幸福,可是什么才能填补爱人离去的忧伤?在一颗沙里看到世界,在一朵花里看见天堂。在如何培养爱的能力的告诫里,我找到了这个。集中是掌握爱的艺术的必要条件。现代人已经丧失了集中的能力,他们总是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在倾听别人谈话的时候漫不经心,给出毫无建设性的意见。他们总是觉得疲倦,他们醒的时候是半入眠的,他们睡的时候是半清醒的。当然,现代社会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在尽力培养这种不集中,因为我们全部文化似乎都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和反对培养集中的能力。生活在今天的人是太奢侈了,他们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去学习和了解,要去尝试和欣赏。他们永远想着下一分钟和明天的事情,却忘记了现在。忧伤是因为面向过去的美好,或者未来的匮乏。但我们不必在此刻忧伤。集中就是方法。集中就意味着完全在现时现地生活,而不是干这事想那事。我们要专心地听音乐,看书,谈话或者欣赏图画。如果事专心地做事情,那么无论做什么,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会增加一层现实意义。因为做事的人是完全开放的。而一个开放的人是忘记忧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