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1)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1726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统一编号: 2008年 京版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征文 课 题: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姓名: 李贵安 所在单位: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通讯地址: 朝阳区朝外大街38号 邮 编: 100020 电 话: 64732319 手 机: 13366096683 E mail: 报送时间: 2008 年 10 月 28 日 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京版实验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力求恰当体现语文课程信息化的理念,力求在操作层面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顾德希京版教材的编写,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构建“四通八达的阅读写作的通衢大道”,怎样才能“四通八达”?怎样才能修建出“通衢大道”?这“四通八达”的“

2、通衢大道”要通向哪里?这些都是很值得思考的。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摈除那些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释放的学科内部因素,如何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学;由无精打采的学转变为兴趣盎然的学,如何最大幅度的提升学习效率这些是摆在面前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在课堂中解决,更要在教学设计中探索。刚刚开始接触京版实验教材,没有任何经验,但也少了很多束缚。设计许三观卖血记的教学就是力争要在操作层面探索、尝试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领悟作家那些白开水一样的文字背后的深远意蕴。教学难点:指引学生精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解惑。教材

3、中许三观卖血记的节选展示了许三观朴素的人生信念和许三观身边的底层民众之间相濡以沫的朴素的情感。这种信念,这种情感,单看选文可以“看见”,但是要深刻理解难度就会比较大。全文的主题是母题,选文的主题是全文主题的一部分,是子题。没有对全文的大致把握,理解选文就会相对肤浅;投入过多的精力解读全文,又不是多数学生力所能及的,更不是语文课堂可以实现的。处理好这两点的关系,才能带领学生挖掘到选文部分比较深刻的内涵。利用平台,让学生充分研读选文部分,大致了解全文说了些什么,由教师引导,拓展阅读与选文密切相关的其他部分让学生以全文母题为背景,在母题下理解选文子题,最终真正体味到深远的意蕴。(二)学情分析许三观卖

4、血记是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泛读课文。节选部分“故事”并不“精彩”没有巧妙设计的矛盾冲突,没有扣人心弦的高潮迭起,但是平淡的背后却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字字句句都敲打在人心的最柔软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小说有一种天然的兴趣,他们喜欢看小说,喜欢了解“故事里的事”。但是他们对于小说的认识往往仅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喜欢享受浅层次的愉悦,不习惯玩味字面下蕴含的意趣,不习惯探究故事背后深刻的内涵。因此,学生在这种浅层次的阅读后不容易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容易在更深层面有所收获。(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预计虚拟课堂2课时;现实课堂1课时。利用虚拟课堂充分展开自

5、习,以选文部分为圆心,有目的的向全文辐射,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选文。在现实课堂中围绕虚拟课堂上争议大、不明确的部分做集体再探究。让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到比较深刻的意蕴,激发小部分学生对此类文学作品广泛阅读、多多思考。【教学目标设计】1. (第一阶段)力求更准确地把握选文中许三观的心理;体味选文部分下层民众之间的朴素的情感2. (第二阶段)结合全文对选文部分的两个问题(许三观的心理、下层民众间的情感)再探究,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社会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预习为保证文本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重视文本、从文本出发的阅读习惯,在虚拟教室学习活动正式展开之前要求学生阅读全文后,思考问题,并

6、以跟帖的形式上交学习成果。1.用几句话概括选文部分的几个环节(有几个环节写几个句子)2.文章哪些地方特别出乎你的意料,简要说说你的困惑。(字数不限)设置这两个预习任务是为了让学生认真地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环节,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困惑,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作必要的铺垫。(二)过程设计第一阶段:1.合作学习启动阶段第一次虚拟教室活动在课前预习基础上,要求学生进入虚拟教室进行第一次自主学习,通过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的讨论,实现生生、师生间第一次“碰撞”,激活思维,激发兴趣。教师预设的主题帖内容是对预习问题的延伸和补充:预习交流交流预习题1:理清环节,基本达成共识。确认后锁

7、定贴子。交流预习题2:为别的同学解惑,每人至少针对一个其他的同学的疑惑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预设问题许三观为什么卖血(在选文部分理解,不急于拓展)如何理解选文中处处可见的许三观的“笑”,许三观为什么笑?2.合作学习集中交流阶段第一次现实课堂活动在虚拟教室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讨论之后,需要及时利用现实课堂引导学生集中交流,一方面解决基础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进军。现实课堂主要学习活动围绕选文交流总结对许三观这一人物形象的初步认识。玩味细节,感受底层民众之间的温情。第二阶段1.合作学习提升阶段第二次虚拟教室活动在现实课堂集中交流之后,教师就要引导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层次,组织学生继续进行网络

8、合作学习。教师预设的主题帖阅读许三观卖血记中文版序言、全文梗概(教材注解1)自选阅读其他选文(三选二) A第1章(许三观卖血的开始)深入思考“许三观为什么卖血” B第8章(一乐砸了人家的脑袋)深入思考:1另一个角度看“许三观为什么卖血”2近而对许三观人品进行再认识 C第29章(全文结尾,思考讨论许三观不能卖血之后的“哭”)引发深入思考:1再换一个角度看“许三观为什么卖血”;2领悟许三观在选文部分“笑”了好几次的根本原因结合以上“拓展阅读”进行“再思考”: A许三观为什么卖血? B如何理解选文部分许三观的“哭”与“笑”? C(选做)在拓展部分中,底层民众之间有怎样的情感?2.合作学习交流总结阶段

9、第二次现实课堂活动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有:回顾第一次现实课堂上对许三观的“初步认识”交流“拓展阅读”后对许三观形象的“再认识”(选做)探讨许三观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这个环境与许三观的命运有着怎样的关联。【教学设计专家点评】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枯燥地学,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学,是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之所以难,既在施教者的观念,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从教学观念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中,尽管“以学生为主体”的概念被提及的频率很高,但在“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指导下,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行为都是教师“预设”好的,学生

10、的主动性很难真正激发。李贵安老师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体现出教师在观念转变上作出的努力探索。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乃至教学过程的设定,都不再是教师单方面预设的,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第一阶段在虚拟教室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形成现实课堂教学方向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基础。这样,教学就不再是教师以成人的眼光“一厢情愿”地选择和“灌输”的过程,而是真正意义地将学生自身的学习愿望、需求、过程、方法以及成果转化为真实、鲜活、动态的学习资源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方式以45分钟为一节课,以班级为授课单位,在现实课堂里进行学科教学条件下,有限的时空制约了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很难真正、彻底实现所有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李贵安老师许三观卖血记教学设计探索以“虚拟教室整合现实课堂”的方式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合作学习启动阶段(第一次虚拟教室活动)合作学习集中交流阶段(第一次现实课堂活动)合作学习提升阶段(第二次虚拟教室活动)合作学习交流总结阶段(第二次现实课堂活动)”的教学流程充分发挥了“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互动互补”的优势。这一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呈现出来的巨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