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8_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 (新版)湘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483461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 8_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 (新版)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8_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 (新版)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8_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 (新版)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8_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 (新版)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8_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 (新版)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 8_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 (新版)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 8_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 (新版)湘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练习一选择题1贵州省境内石漠化现象严重,下列不属于产生石漠化自然原因的是( )A.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 B.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异常缓慢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 D.陡坡开荒,过度樵采造成水土流失严重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3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

2、合理措施是发展立体农业 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开发优势资源 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 B C D4下列民居与分布地区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两面坡式民居-南方地区 B、四合院-湘西少数民族C、帐篷、蒙古包-黄土高原 D、吊脚楼-云南西双版纳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不仅储量大,而且种类齐全,煤炭优良,素有 ( )A“江南铁海”之称 B“江南煤海”之称C“乌金之乡”之称 D“江南林海”之称6梅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说明当地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盆地 B高原C山地、丘陵 D平原7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A.地表崎岖 B.干旱环境C.炎热气候 D.多雨的气候8西双版纳位

3、于我国( )A.云南省 B.海南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贵州省9有人描述自己的家乡:“位于热带,气候湿热,风光旖旎,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据此判断其家乡可能位于( )A.东南沿海 B.西双版纳C.长江三角洲 D.吐鲁番盆地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以下两题10 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土层薄,山多坡陡 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 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 BC D11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

4、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发展立体农业 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开发优势资源 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 BC D二综合题12阅读贵州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贵州省境内广泛发育了 地貌;(2)特定的地貌、地形条件,使贵州省许多地区土层薄;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植被,造成 ,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还会引发滑坡、 等地质灾害;(3)贵州省降水量并不小,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渗透到地下,所以许多地方 严重缺乏;(4)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局面,贵州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经济,请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指出贵州省的优势自然资源类型: 资源, 资源13读湖南省地图,回答

5、问题。(20分)(1)湖南省北面邻省的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湖南与广东的天然界线是 。(山脉)(2)湖南省属于 气候。(3)电影阿凡达位于湖南的取景地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是( )A武陵源 B岳阳楼 C爱晚亭 D崀山(4)湖南“母亲河”是 ,注入 。(5)在怀化交汇的铁路线有沪昆线和 线,在株洲交汇的铁路是沪昆线和 线。(6)下列关于湖南省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秋冬季节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大 B降水集中在冬季,易发生洪水灾害C东、西、南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 D地震是本省主要的地质灾害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分析】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

6、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人为原因是陡坡开荒,过度樵采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省石漠化的原因。2答案:B解析【分析】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位于云贵高原上,云贵高原的特点是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降水较多,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喀斯特地貌广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3答案:A解析【分析】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地势高,土壤贫瘠,但这里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农业

7、资源综合开发可以采取发展立体农业和开发优势资源的措施,这里没有广阔平坦的平原,不可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也不可能去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点评】本题考查贵州农业开发的有关知识.4答案:A解析【分析】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为了利于雨水下泄,人们发明了两面坡式民居;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湘西炎热多雨地区,人们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吊脚楼;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修建了冬暖夏凉的窑洞;内蒙古草原上,由于游牧方式,人们就居住在便于搭建、拆迁和搬运的蒙古包里;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湿热,人们的传统民居是傣家竹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5答案

8、:B解析【分析】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不仅储量大,而且种类齐全,煤炭优良,素有“江南煤海”的称号,“乌金之乡”是指山西省。【点评】本题考查贵州的有关知识.6答案:C解析【分析】梅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说明当地的地形是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很少,地形崎岖,不可能是较平坦的盆地、高原和平原。【点评】本题考查梅州地形的有关知识.7答案:C解析【分析】傣族人就地取材,建筑竹楼来居住,这种房屋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人们也着短衣长裙,都是为适应西双版纳炎热的气候。【点评】本题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8答案:A解析【分析】西双版纳是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是热带季风气候。【点评】本题考查

9、西双版纳的位置.9答案:B解析【分析】从他的描述来看“位于热带,气候湿热,风光旖旎,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说明此地是位于 北回归线以南,所以长江三角洲和吐鲁番盆地可以排除,东南沿海地区范围较广,包括非热带地区。【点评】本题考查西双版纳的认识.10答案:B解析【分析】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多山地丘陵,结该地的地形地势特点可知,山多坡陡,土层薄,容易被侵蚀,石漠化是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严重时,大量冲刷表层土,露出了基岩结合这里气候特点可知,降水量多且多暴雨。【点评】该题考查山区的开发治理。11答案:A解析【分析】贵州的地形多山地丘陵,土层薄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开垦荒地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因

10、此不对。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开发资源优势才是适合山区发展的途径。【点评】该题考查山区的开发治理。二、综合题12答案:(1)喀斯特(2)水土流失 泥石流(3)地表水(4)矿产 旅游解析【分析】(1)贵州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和城镇大多集中于山间平原、盆地。(2)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缺少地表植被的保护,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但由于

11、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多渗透到地下,暗河众多,地表水不足,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4)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贵州许多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民俗多样,民风淳朴,特产闻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3答案:(1)鄂 武汉 南岭(2)亚热带季风气候(3)A(4)湘江 洞庭湖(5

12、)焦柳 京广(6)C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地图可知:湖南省北临湖北省,湖北省的简称是鄂,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是武汉。湖南省南邻广东省,湖南与广东省的界线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岭。(2)湖南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3)电影阿凡达位于湖南的取景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千米。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4)湖南的“母亲河”是湘江,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这也是湖南省的简称湘的由来。(5)在怀化交汇的铁路线有沪昆线和焦柳线线,在株洲交汇的铁路是沪昆线和京广线。株洲铁路而发展迅速,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6)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冬春季节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影响也很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季,易发生洪水灾害;该省不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山区面积大,容易发生泥石流。所以C对。【点评】该题考查湖南省位置、河湖、交通和自然灾害。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