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472673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3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和出现转机的原因,并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 的三件大事。 (2)掌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主题、意义等。 (4 )通过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5)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1) 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发展的史实表明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 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3)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2、难点 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外交的发展情况,我们回忆一下,建国初期,我国外交的主要成就: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3、则”;2.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3.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订。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和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有关系(周恩来)周恩来当时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过渡:新中国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在合理原则的指导下,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的中国外交舞台上可谓好戏连台,究竟有哪些精彩剧目在那个时代上演,其中,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一、70年代的外交(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20年美国对中国采取什么态度?“敌对”“敌视

4、”: 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中美双方敌视长达20多年。但是,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教师:为什么中美关系在这个时候出现转机?:中美关系在70年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为什么中美关系在这个时候出现转机?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什么?关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这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特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来讲,改

5、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教师:中美两国是通过什么方式首次接触的呢?学生:回答教师: 在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访问中国,这是美国代表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这就是轰动世界的以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课件展示图片)教师:紧接着1971年7月,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这次会谈的内容却有轰动世界的新闻,是什么呢?(看课件) 教师:1972年2月

6、,尼克松正式访华, 与周恩来在上海进行会谈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课件出示材料) 教师:美国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改善中美关系的前提。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看课件)打破了中美敌视长达20年的外交僵局 。 小结:中美关系是如何逐步走向正常化的?(出示课件)从1971.9 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2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逐步的走向正常化,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止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事业开拓了新局面。教师过渡: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了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外,另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板书:

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恢复,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另一方面的体现。现在请大家考虑: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以及意义何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了巨大胜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强调: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

8、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2、你对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为祖国的迅速崛起和兴旺发达而自豪。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国的控制下,长期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三)中日建交从甲午战争开始的70多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 ,使中国损失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蒙受了难以计算的经济损失,这种黑暗时代随着1972年9月的中日建交而宣告结束。(看课件)

9、教师:在近几年中日关系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六次参拜 靖国神社,日本政府批准新教科书蓄意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等等严重的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破坏中日关系,引起了中日之间的政治冷战僵局。希望日本政府能够教育他们的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多加强沟通与交流,克服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障碍, 中日早日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教师:在当时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引发了一个热潮,是什么热潮? 教师:从1971年7月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过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

10、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承办的条件)APEC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简称,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它有21个成员,APEC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图片)二、改革开放以来(21世纪)1、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间地点2001年10月 上海“APEC”是什么意思?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英文缩写。APEC会议每年举行一次,那么这次APEC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11、?A、江泽民发表讲话 B、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 C、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这次会议的意义是什么?上海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什么?教师提示:2001年中国还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2001年中国加入WTO教师:近几年我国的外交事业是捷报频传,在2002年成功的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的举办权,2008年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我国在20国集团的发言权越来越来有效等等,外交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师: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本课小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攀升,国际地位和声望也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真正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新中国的今天是有几代人的无私奉献实现的,而新中国的明天就需要靠在座的各位去创造。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