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468069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判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0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判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0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判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10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判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10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判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判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的地形,我能行,A,B,C,D,E,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你还记得这些地形吗?,海底地形中A、B、C、D、E的名称是什么?其中与人类生产、生活最密切的是什么?,海 洋,陆地,A,B,C,D,E,世界最大的平原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世界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说出下列世界之最,你知道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应用这种图来判断地形。,三、学看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仔细观看影片),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疏缓密陡,等高线的特征:,知识升华:,(1)等高线是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一点的 海拔高度相等(同线等

2、高)。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等高距相等(同图等距)。 (3)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疏缓密陡),100,200,300,400,500,400,300,200,100,等高线的海拔由外向内逐渐升高是山地,(内高为山),等高线的海拔由外向内逐渐降低是盆地,(内低为盆),小组讨论:仔细分析,找出它们的差别 【看图形和数字变化】,知识升华:,(1)等高线的海拔由外向内逐渐升高是山地 (内高为山)。 (2)等高线的海拔由外向内逐渐降低是盆地 (内低为盆)。,谁的脑筋转的最快?,山脊,山谷,(低凸为脊),(高凸为谷),1、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2、等高线向高处

3、凸出的是山谷,高谷低脊,知识升华:,(1)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 (低凸为脊) (2)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 (高凸为谷),高谷低脊,我动脑,我思考:,陡崖,陡崖,知识升华:,(1)两山之间的凹陷处是鞍部。 (2)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100,200,300,400,20,40,60,100,200,300,400,100,300,400,200,小结,趣味游戏:,小试牛刀:,1、写出图中甲、乙 及A、B、C、D四点的名称并说出判断理由. 2、做课本39页第2题中的(2)、(3)、(4)题。,A,B,B,A,C,D,300,知识延伸:,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地形线多、颜色单调,看起来费劲,

4、为了更直观、醒目,人们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形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在这种图中海洋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综合练习:,一、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上最高处的海拔在( ) 米以上。 最低处在( )米以下。 (2)图上a、b两条虚线中,表示山脊的是 ( ),表示山谷的是( )。 (3)图上A、B、C三处,表示陡崖的是 ( ) 处,表示鞍部的是( )处。 (4)从Cb两点到A点,较容易的是 ( )点,原因是( ) (5) a字母所在点与b字母所在点之间的相 对高度在( ) 米以上。,小结:,学看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分层设色地形图,鞍部,山地,山脊,山谷,陡崖,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