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一对一辅导讲义(6)固体压强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61449298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一对一辅导讲义(6)固体压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一对一辅导讲义(6)固体压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一对一辅导讲义(6)固体压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一对一辅导讲义(6)固体压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一对一辅导讲义(6)固体压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一对一辅导讲义(6)固体压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个 性 化 教 案教师姓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课次课题名称压强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初步接触压强的概念,通过对固体压强的学习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2、掌握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3、熟练掌握固体压强的初步计算和现象解释。学习重点1、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压强概念的建立和公式的应用。2、压力的计算和现象解释。课程精讲一、新课知识点讲解1:压力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基本特征: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一种接触力,任何彼此分离的两个物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压力。压力是与物体的形变相关联的一种弹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彼此引起形变而产生的,从力的性

2、质看,压力属于弹性力。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且指向被作用的物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从力的性质看,压力属于弹性力,重力属于引力性质,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从施力物体看,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挤压的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从力的作用看,压力作用在相互发生挤压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从力的方向看,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垂直,指向地心。从力的大小看,压力的大小决定于相互挤压、发生形变的情况,不一定与重力有关;重力的大小决定于物体质量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2.书本上的关于压强的

3、实验3、压强。疑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在数值上到底有什么关系?小明(我又回来了)做一小探究实验:在保证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数据得出:压力作用效果相同时,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是一定值。即单位面积上分担的压力的大小一定。我们把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称为压强,即压强就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用符号P表示,可得公式:p=F/S。单位是:N/m2,把一牛每平方米称为1帕斯卡,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说明: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它与压力是不同的概念;将公式p=F/S变形,可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受力面积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的接触面积,不是物体的表面积;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F的单位是N,S的单位是m2;公式中F是压力,不是重力。4、减小与增大压强的方法:(现象解释题,答题模式:原理+现象分析+结论)(1)减小压强方法: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同时改变。实例:书包带做得宽一些背起来舒服;铁轨铺在枕木上;用塑料袋提西瓜时,把毛巾垫在手和塑料袋之间;在沼泽地上铺上木板,人不容易陷下去。推土机轮子上按有履带,能在泥土中行驶。(2)增大压强方法: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同时改变。 实例:把刀刃磨得薄一些,更锋利;针尖越尖,越容易缝衣服;滑雪时要踩在雪橇上;例1: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若发现

5、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迅速跑开 B、单脚站立 C、双脚站立 D、趴在冰面上挪开例2:关于压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压力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D、压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例3:将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中线竖直地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 )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减半,压强不变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C、对支持面产生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6、不一定大D、压力相等时,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例5:为什么我们的书包带要做的宽一些背起来才更舒服?例6: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题型体系:题型一、比例、倍数问题1、如图,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2:3 B、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由于是实心圆柱体且粗细均匀,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压强公式可用P=gh,则h=P/g,列式计算可得hA:hB=2:

7、3;又由公式P=F/S,F=mg。S相同,所以质量比与压强比相同。对于粗细均匀的实心圆柱体且放在水平地面上:由F=F/S=mg/S=Vg/S=Shg/S=gh。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4:2:1,若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等于( )A8:l B4:1 C1:4 Dl:83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4、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则甲、乙的底面积

8、之比是 ( )A.12 B.21 C.14D.41题型二、比较压力与压强的大小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 ( )A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C 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D 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例2、一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口朝上正放时(图甲),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l;口朝下倒放时(图乙),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有( )AF1P2 DF1F2,P1”、 “”或“=”)例5

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则( )A、 p甲p乙p丙p丁 B、p乙p甲p丁p丙C、p乙p甲=p丁p丙 D、p丙p乙p丁=p甲题型三、实验题例1、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通过甲、乙

10、两图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乙、丙两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题型四、基础知识考察例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 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例2、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若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迅速跑开 B单脚站立 C双脚站立 D趴在冰面上挪开例3、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菜刀刀刃磨得很薄 B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 C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 D房屋的地基比墙宽例4、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受力面的

11、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例5、某同学在水平公路上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缓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A压力和压强不变 B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变小,压强变大题型五 、中考热点题型:柱形固体的压强涉及的物理量:柱形固体的高度、面积、密度、压力、压强及其变化量等。常用公式:p=F/s、p=gh(此式虽然是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但对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也成立)基本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类情况:1、竖切 对于实心均匀柱形固体,根据p=gh知,由于竖切前后高度不变,所以竖切

12、后剩余部分的压强与未切割前的压强相等,再根据切割后的底面积关系便可以得出对水平面的压力关系。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将两个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 BP甲 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例2、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大于B的边长,此时A对地面的压强等于B对地面的压强,若沿边长的平行线分别从两物体上表面竖直向下截去,且所截的宽度相同,则两物体的剩余部分A、B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AA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B对地面的压强 BA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大于

13、B对地面的压强 CA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 DA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大于B对地面的压力 例3、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 )A.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 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 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2、横切 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涉及切去部分的重力或质量关系,此类用p=F/s;第二类则涉及切去部分的高度关系,此类用p=gh.例1、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甲乙丙。若在正方体上方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无法判断 涉及切去的质量关系,所以用p=F/s公式来表示剩余部分的压强。可先根据p=gh判断出甲乙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