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溶液形成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1386348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溶液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课题1溶液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课题1溶液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课题1溶液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课题1溶液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1溶液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溶液形成(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9单元 溶液,生活中的纯净水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海水、自来水呢?,思考?,混合物,一、溶液,学习目标:,(26页下)1.蔗糖溶液的形成:蔗糖表面的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 ,并 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 的 。蔗糖溶液中蔗糖以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27页中)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 的 。 、 等也可以做溶剂,如汽油能溶解 ,酒精能溶解 ,等等。,三.学生自学,,(27页上) 3.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其中,能溶 解

2、的物质叫做溶剂,被 的物质叫溶质。 (27页上) 4.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 溶质和溶剂的质 量 ;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8页中) 5.溶质可以是 ,也可以是 或 。如果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 的一种叫做溶剂, 的一种叫做溶质。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 。,,(26页下)1.蔗糖溶液的形成:蔗糖表面的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 ,并 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 的 。蔗糖溶液中蔗糖以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27页中) 2.水能溶解

3、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 的 。 、 等也可以做溶剂,如汽油能溶解 ,酒精能溶解 ,等等。,分子,离子,汽油,溶剂,酒精,油脂,碘,分子,扩散,均一,稳定,混合物,四.自学效果检测,(27页上) 3.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其中,能溶 解 的物质叫做溶剂,被 的物质叫溶质。 (27页上) 4.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 溶质和溶剂的质 量 ;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8页中) 5.溶质可以是 ,也可以是 或 。如果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 的一种叫做溶剂, 的一种叫做溶质。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

4、。,均一,稳定,混合物,其他物质,溶解,溶质,溶剂,等于,之和,小于,固体,液体,气体,量多,量少,溶剂,【实验9-1】物质溶解于水,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蔗糖吗?观察现象,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1、为什么这些固体会“消失”在水中?,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探究思考: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形成溶液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联系:两种溶液只要水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区别,蔗糖分散到水中,食盐分散到水中,形成,蔗糖溶液,形成,食盐

5、溶液,蔗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的间隔之中。,Na+和Cl- 扩散到水分子的间隔之中。,2. 特征: 、 。,均一性 稳定性,1.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 。,均一,稳定,分散,稳定性:在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和压强、溶剂量不改变),溶液稳定存在,(即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或放出气体。),均一性:指溶液任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浓度、成分) (颜色、密度),溶液是 .,混合物,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小( ) A:A B B: A B C:A= B D: 不

6、能确定,A,B,C,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 )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B,练习,3、溶液的组成:,m(溶液)= m(溶剂)+m(溶质),溶液质量,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水、酒精,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 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原因: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部分溶质分子或离子跑到溶剂分子中间去了。,注意:溶质的质量指的是溶解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分不能算在内。,4、溶质和溶剂的关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分析:,溶质,

7、溶剂,溶质可以有多种 溶剂只能有一种,一种溶液中,当固体、气体与液体之间形成溶液时,习惯上把固体、气体当做溶质。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当作溶剂,量少的一种当作溶质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有水存在时,一般把水当作溶剂。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而溶剂只有一种。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若有溶液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后的生成物为溶质,水做为溶剂。未指明溶剂的溶液,通常指水溶液。,5.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液体,固体,气体,液体,无水,有水,量少,量多,非水物,水,盐酸:,碘酒:,酒精溶液:,6.命名:某某的某某溶液,(溶质),(溶剂),蔗糖,水,水,水,食盐,高锰酸

8、钾,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注: 溶剂为水时,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质 溶剂 (1)硫酸铜溶液 (2)稀硫酸 (3)75的医用酒精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6)盐酸 (7) CO2溶于水的溶液 (8)锌与稀盐酸完全反应 得到的溶液,CuSO4,水,H2SO4,水,C2H5OH,水,油脂,汽油,白磷,二硫化碳,HCl,水,H2CO3,水,水,ZnCl2,溶液,KMnO4溶液,碘酒,盐酸,10ml汽油 90ml酒精,90ml酒精 10ml水,溶质,溶剂,KMnO4,水

9、,碘(I2),酒精,HCl气体,水,汽油,酒精,酒精,水,【练习3】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1.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不一定,硫酸铜溶液(蓝色) Cu2+ 氯化铁溶液(黄色)Fe3+ 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Fe2+ 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 MnO4-,不一定,如水是纯净物,2.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空气可以看成是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分散到氮气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气态溶液。生铁可以看作是碳等物质分散到铁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固态溶液。,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 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溶质是什么? 5. 溶液一定为液体吗?,不一定,如

10、空气,蔗糖和NaCl,不是,可以是多种溶质,演示实验,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情况 .,内容:P27 实验92,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情况 .,不同,不同,几乎不溶(溶液略显棕黄色,溶解,溶液紫红色,几乎不溶,溶解,溶液棕色,,演示实验,酒精能够在水中溶解吗?,用探究实验二中的高锰酸钾溶液(用高锰酸钾是为了显色,利于观察),向其中缓缓滴加2mL的酒精。,内容:P28 实验93,分层,混合均匀,不分层,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稳定,不分层,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溶液的用途,(1)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11、。,(2)便于动植物吸收养料。,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间。两种或多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分子或离子直接相互接触,因此反应比较快。如:铝与硫酸铜均为固态时,不容易反应,但把铝浸入在硫酸铜溶液中时,立即有红色的铜析出。,P33 T3,啤酒,白醋,无土栽培西红柿,矿泉水,医用药水,无土栽培芹菜,,是不是纯净水呢?,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m溶液 m质 + m剂 V溶液 V质 + V剂,2. 特征: 、 。,均一性 稳定性,1.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 。,均一,稳定,分散,溶液是 .,混合物,4.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

12、,=,3. 组成:溶液由 和 组成。,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是最常见的溶剂。,水,溶质的质量指的是溶解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分不能算在内。,活动与探究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固体溶解,固体溶解,18,18,18,12,18,60,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温度不变,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的溶解,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另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个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

13、度发生变化。,吸热=放热 温度变化不明显(NaCl) 吸热放热 温度降低(NH4NO3) 吸热放热 温度升高(NaOH),1、溶解的热现象 (1)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 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物理变化 浓硫酸加水稀释 生石灰(CaO)溶于水-化学变化 (CaO+H2O=Ca(OH)2) (2)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 硝酸铵(NH4NO3)、NH4Cl KNO3 (3)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的有:食盐、蔗糖,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练习与巩固: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 ) 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14、) A、浓硫酸 B、烧碱 C、生石灰 D、蔗糖 E、硝酸铵 F、氯化钠,DF,ABC,E,2、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生石灰,A,,人教版,变式题 2017邵阳小琪同学往图71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方法点拨 物质溶解时,往往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对一些常见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情况需要记忆,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解时会放热;硝酸铵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会降低;食盐、蔗糖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D,2、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1)搅拌(振荡) (2)固体颗粒的大小 (3)温度,3、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固体物质溶于水后,使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如:冬天用盐来溶雪),(2)大部分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酸碱盐的水溶液 不能导电的物质:水、酒精、蔗糖 能导电的原因: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电离:物质溶于水时自动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注: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