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二章_燃烧与爆炸

上传人:江****家 文档编号:61357452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二章_燃烧与爆炸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二章_燃烧与爆炸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二章_燃烧与爆炸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二章_燃烧与爆炸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二章_燃烧与爆炸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二章_燃烧与爆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测专业2018年版《爆破工程》 第十二章_燃烧与爆炸(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 火灾和爆炸是最具破坏作用的安全事故。 本章学习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研究火灾 和爆炸事故的一般规律,掌握防火防爆技术措施。,2.1 燃烧及其特性 2.1.1 燃烧与氧化 燃烧是同时产生光和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如: C O2 CO2 Q 光 CH4 2O2 CO2 2H2O Q 光 燃烧反应必须具有如下3个特征: (1) 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2) 放出大量的热; (3) 发出光。 根据这三个特征,可以把燃烧与其他现象区别 开来。,无氧燃烧反应 : 氯得到电子被还原,而铁和氢失去电子被氧 化,在反应过程中同时有光和热发生,故属于燃烧 反应。 有的反应虽然是氧化还原,但不

2、是燃烧反应; (没有产生光和热 ),2.1.2 燃烧条件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有可燃物存在。 有氧化剂存在。 有能导致着火的能源。 上述三个条件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但具备了这 三个条件,也不一定发生燃烧,还要看是否具备充 分条件。,2)燃烧的充分条件: 可燃物与助燃物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 引起燃烧。 例如:将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放在含氧量 为5%的容器内,就不一定能燃烧。 点火源要有一定强度(即温度和热量要达到 一定强度)。 例如:用一根火柴就不一定能点燃一根粗木 棒。 3)近代燃烧理论提出的第四个燃烧要素即自,由基反应能继续下去。 这种理论尚未得到普遍认同,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学。 2.1

3、.3 燃烧形式及燃烧过程 1)可燃物及其燃烧形式 可燃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气体(或蒸汽)状态下进行的;燃烧过程随可燃物质聚集状态的不同而有差异。 A)气体燃烧 在三种形态的可燃物中,气体最易燃烧。 气体的燃烧形式分为两类:,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空气或氧气预先混合 成可燃气体的燃烧。 但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 爆炸范围内就可能发生爆炸。 扩散燃烧: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 通过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 这是常用的气体燃烧方式,如家用燃气灶具, 燃气切割工具等都是用的这种燃烧方式。 B)液体燃烧,通常液体燃烧并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在热 源作用

4、下由液体蒸发所产生的蒸汽与氧发生反应以 至着火燃烧,亦称为蒸发燃烧。 C)固体燃烧 固体燃烧又分为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 分解燃烧 简单固体可燃物质,像硫在燃烧时,先受热熔 化(并有升华)继而蒸发生成蒸汽而燃烧;复杂固体 物质,如木材,燃烧时先是受热分解,生成气态和,液态物质,然后由气态物质和液态物质的蒸汽与氧 反应而燃烧; 这些燃烧现象均有火焰出现,属于 火焰型燃烧。 表面燃烧 燃烧在固体的表面进行,看不出扩散火焰,如 木炭的燃烧。 但有的燃烧是分解燃烧与表面燃烧交替进行的 ,如木材的燃烧。 2)燃烧过程的温度变化,物质在燃烧时,其温度变化是很复杂的。如下 图2.1所示:图中各符号为: T初可

5、燃物开始加热时的温度, T氧可燃物开始氧化的温度, T自理论自燃点温度, T自实验自燃点温度, T燃可燃物的燃烧温度。,T初为可燃物开始加热时的温度,大部分热量用 于熔化、蒸发或分解,故可燃物温度上升缓慢。到 T氧时,可燃物开始氧化。由于温度较低,氧化速度 不快,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还较少,若此时停止加热 ,仍不致引起燃烧。 如继续加热,则氧化反应速度加快,温升亦快 ,当达到T自时,此时氧化产生热量的速度与向环境 散发热量的速度相等;温度再稍升高,就突破这种 平衡状态,即使不再加热,温度也能自行上升,到 T自就出现火焰并燃烧起来。 从T自到T自这一段延迟时间称为诱导期,也称 着火延滞期,用Q诱表示

6、。,诱导期是指物质温度已达到理论上的着火点, 但并不立即着火,而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着火。 诱导期长短与测试条件有关,不仅决定于燃料 的性质,而且与环境温度、混合气压力以及可燃物 浓度有关。 混合气的着火延滞期与外界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式中: Q诱着火延滞时间,S pk 混合气压力,MPa T器壁温度,K E最小点火能量,J R气体常数,8.314 J/molK 2.1.4 燃烧种类 (一)着火 在有空气存在的环境中,可燃物质与明火接触 能引起燃烧,并且在火源移去以后仍能保持继续燃 烧的现象叫着火。,能引起着火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或燃点。如木 材的着火点为295。 (二)闪燃 闪

7、燃与闪点:可燃液体的表面蒸汽与空气 形成的混合可燃气体,遇到明火以后,只出现瞬间 闪火而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叫闪燃。 引起可燃液体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闪点是评价 可燃液体危险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互溶的两元可燃混合液体的闪点,一般介于原 来两液体闪点之间。但不呈现线性关系。,易燃液体与不燃液体混合时,由于易燃液体的 蒸汽压下降,闪点就相应提高。 表2.1列出了乙醇水溶液的闪点变化,其闪点 随乙醇浓度的降低而升高。 除液体之外,某些固体由于在室温或稍高于室 温的下即能挥发或升华,在其周围空气中的浓度能 达到闪燃的浓度,因此也有闪点,如 硫、萘和樟 脑等。 闪点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可燃液体的闪点用实

8、验方法测试,常用的闪点 测定仪有开杯式和闭杯式两种,测出的闪点有开杯,闪点和闭杯闪点之分。 不同资料来源的闪点数据常有些出入,这是因 为在测定闪点时存在如下一些影响因素:,a 点火源的能量大小与离液面的距离。 点火能量大测得的闪点值偏低。火源距离液面 越近,测得试样的闪点值就越偏低。 b 加热速率。 加热过快,液相温度梯度较大,导致液面上蒸 汽分布不均,测得的闪点值偏高。 c 试样的均匀程度。 在测试过程中,要进行搅拌,否则试样浓度不 均(温度也不均),影响测定数值。,d 试样的纯度。 能溶于水的试样,随水分含量的增高则闪点值 升高。 e 测试容器。 用闭杯式时,试样蒸汽不散失,故测得的闪点

9、值要比开杯式测得的数值低。 f 大气压力的影响。 高于1个大气压测得的闪点值偏低;低于1大气 压测得的闪点值偏高。因此要按实际气压进行温度,修正。 e 测试容器。 用闭杯式时,试样蒸汽不散失,故测得的闪点值 要比开杯式测得的数值低。 f 大气压力的影响。 高于1个大气压测得的闪点值偏低;低于1大气压 测得的闪点值偏高。因此要按实际气压进行温度修正。 (三)自燃 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的作用下或自行发热而引,起燃烧的现象叫自燃。 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也称 引燃温度。 1)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 A)受热自燃。是指可燃物受外部传热影响而 使温度上升,达到自燃点而着火燃烧。 物质发生受热自燃

10、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要有 外部热源;二是有热量积蓄的条件。 B)自热自燃。是指因可燃物内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逐渐积聚,以致 使可燃物温度达到自燃点而着火燃烧。 自热自燃的条件 a 必须是较易发生放热反应的物质; b 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或呈多孔隙状; c 热量产生的速度必须大于向环境散发的速度。 自热自燃的几种类型 a 由氧化热积蓄引起的自燃。 如含油破布、棉纱、木屑等有很大的氧化表面,能引起自热自燃; 煤因氧化与吸附作用可自热自燃; 硫化铁易在常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而放热,因 此极易自燃; 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酸、桐油等,其 双键在空气中氧化时会放出较高的热量而发生自

11、燃。 b 由分解发热而引起的自燃。 常见可因分解发热而自燃的物质有硝化棉、赛 璐珞等和有机过氧化物。,储存的硝化棉应浸润在乙醇或异丙醇混合液中 ,防止成干燥状态,以免发生自燃。 c 由于聚合热、发酵热引起的自燃。 如具有较高化学活性的单体,在贮存时应加入 阻聚剂,防止聚合作用放热造成事故;如环氧丙烷。 未经充分干燥的木屑、麦草等由于细菌活动放 出热量,在散热条件不良时,可能因热量聚积而引 发燃烧。 d 由化学品混合接触而引起的自燃。,a)接触空气而自行燃烧的物质。如黄磷、磷 化氢等。 b)接触水分能引起自燃的物质。如碱金属钾、 钠及磷化钙、硼氢化物等,与水反应析出氢气,反 应热导致氢气自行燃烧

12、。 c)相互混合引起自燃的物质。如硝酸、高锰 酸钾、漂白粉等一些氧化剂,当它们遇到有机物时 就能因反应放热而自行燃烧。 2)自燃点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用自燃点测试仪可测定可燃液体或气体的自燃 点。 自燃点不是一个恒定的物理常数,受到一系列 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因素如下: 可燃物浓度的影响。在可燃极限范围内, 可燃气体(蒸汽)与空气的配比为化学计算量时, 自燃点最低。 压力的影响。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压 力愈低,自燃点愈高。,容器影响。试样容器的材质、直径、表面状 态等对自燃点的测定值由影响。如容器的直径越小 ,越易散热,自燃点便越高。 添加剂或杂质的影响。如含有过氧基化合 物的烃类,自燃点会降

13、低;而含卤素或卤代烷,则 对烃类燃烧起抑制作用。 固体物质的粉碎度对自燃点的影响。粉碎 度越细,粒径越小,其自燃点越低。,2.1.5 氧指数 氧指数又叫临界氧浓度(COC)或极限氧浓度 (LOC),它是用来对固体材料可燃性进行评价和分 类的一个特性指标;是指维持燃料火焰燃烧的最低 氧浓度。 氧指数高的材料不易着火,氧指数低的材料容 易着火。 材料的氧指数的测定方法按国家标准GB2406 80标准规定进行测试。,2.1.6 最小点火能量 通过发生电火花使处于爆炸范围内的可燃气体 混合物着火或爆炸所必须的最小能量称为最小点火 能。其工作原理如图2.4所示。计算公式为: 其中: E放电能量 J (焦

14、耳) C电容量 F (法拉) U电压 V (伏特) Q电荷 C (库仑),可燃混合气点火能量的大小取决于该物质的燃 烧速度、热传导系数、可燃气体的浓度、温度、压 力以及电极间隙和形状。其中浓度影响较大,一般 当可燃气体的浓度稍高于化学计算量时,其点火能 量最小。 教材图2.5是乙炔含量对点火能量的影响曲线。 表2.4是可燃性气体的最小点火能量表。 2.2 燃烧机理 燃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化学反应,它符合基本 的化学定律。但由于燃烧过程非常复杂,目前对其,机理的研究尚不充分,比较得到认同的是燃气燃烧 的连锁反应机理。 连锁反应由3个阶段组成: 链的引发 链的传递 链的终止 2.3 燃烧速度 可燃物

15、的燃烧速度是由可燃物与氧发生化学反 应的能力决定的,其氧化反应能力越强,燃烧速度 越快。 一般情况下: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较快,可燃 液体的燃烧速度次之,可燃固体的燃烧速度较慢。,2.3.1 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 1)可燃气体燃烧速度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 简单构成的可燃气体比复杂的可燃气体燃烧速度快。 如氢气的燃烧速度比乙烯的燃烧速度快。 2)可燃气体的燃烧方式不同,燃烧速度也不 同。 混合燃烧速度比扩散燃烧速度快得多。 3)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一般用火焰传播速度 来衡量,其速度式为:,u = ds/dt 式中: u火焰传播速度,m/s; s传播距离,m; t时间,s。 2.3.2 可燃液体的燃烧速

16、度 可燃液体的燃烧过程一般为液体受热蒸发(或 分解)成可燃气体,再着火燃烧。 液体的燃烧速度由两种表示方法:, 液体燃烧的质量速度 以容器每平方米面积上每小时燃烧掉液体的质 量来表示,单位是kg/m2h; 液体燃烧的直线速度 以每小时燃烧掉容器内液体的高度来表示,单 位是cm/h。 液体的燃烧速度还与液体的初温、容器的大小、 液体的热容、蒸发潜热、火焰的辐射强度、液面的 高低和液体中水分的含量等有关。,2.3.3 可燃固体的燃烧速度 可燃固体的燃烧过程一般要先经过熔化和气化 过程。 1)可燃固体的物质不同,燃烧速度差别很大。 2)可燃固体的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快。 2.4 爆炸及其特性 爆炸是大量能量在瞬间以对外做功的形式迅速 释放,物系状态发生突变。表现为气体的迅速膨胀 。,1)爆炸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