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含答案)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61357057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一、选择题1(2018凉州)“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该材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直言不讳:“野蛮战争的邪恶,必然导致这些与我们自诩的文明格格不入的种种行径。”这里评说的史实是()A贩卖鸦片烟 B割占台湾岛C占领南京城 D火烧圆明园3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A杨秀清 B李秀成C洪秀全 D石达开4(2018

2、呼和浩特)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A割地 B办工厂C赔款 D赎辽费5(2018泰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6(2018河南)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

3、: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7对下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各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1860年前后,俄

4、国共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C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多人9(2018玉林)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D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10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卢沟桥和守卫的中国士兵李宗仁在台儿庄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八路军与民兵配合拆毁正太铁路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C

5、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全民族抗战二、非选择题11(13分)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之一,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春愁(1)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5分)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

6、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2分)材料三:如图所示。李宗仁彭德怀(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2分)材料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新华社消息(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共屠杀中国军民多少人?说明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4分)参考答案1A2.D3.C4.B5.D6.C7.C8.C9.A10.D11.(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条约:马关条约。(1分)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情怀: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2分)(2)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2分)(3)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分)共产党:百团大战。(1分)(4)1937年。(1分)。30万人以上。(1分)牢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