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61344685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04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04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04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04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幼儿园家长工作手册(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新入园孩子的家长工作l新生入匿前需指导家长做好哪些工作? 面对新人匿“依敷不舍型”家长,教师巫采取哪些应对策略?3教师怎样应对担忧过多的家长? 4教师如何应对爱“窥探”的家长? -5由保姆负责接送孩子的家庭,教师应怎样开展家长工作?6面对入围初期孩子的不司焦虑反应,教师如何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指导? 7入园初麓如何尽快得到家长的信任- 8如何向新入园孩子的家长反馈孩子一日活动信息? 9面对家长提出的“入园后幼儿总生病”的质疑教师如何回盅- 一IO新入围幼儿经常出现“伤害”现象,教师该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二、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的途径方r击l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课程的万式有哪几种? 2如何引导家

2、长从幼儿园的环境中感受教育内容?3怎样向家长介绍幼儿圃一日生活即是课程衣禚等不良习嚣?3如何帮助家长提高孩子的注意力?4如何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5如何指导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不一致”的问题?6如何引导家长正确教育任性的孩子?7如何指导家长解决孩子孤僻、不合群的问题?六、家长教育孩子中常见的误区l如何引导家长转变“拨苗助长”的教育行为-2对于完全依赖幼儿园教育的家长,教师应采取何种措施 3如何引导家长转变“攀比、从众”的教育观念?4对于将孩子的生活全部包办代替的冢长,教师该如何导 -5教师如何引导教育方式粗暴的家长?6怎样转变过分溺爱孩子的家长的不正确教育行为?七、指导家长提高科学

3、育儿能I如何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一2如何指导家长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一3如何培养薮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一4怎样指导家长与弦子进行有效沟通?一5家长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时机与方法?6如何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7如何指导泵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8如何指导家长利用度旧材料自制玩具?9如何指导家长记录孩子成长的信息10如何指导家长正确地对孩子进行评价。八、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教育 1如何帮助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2如何引起家长对苇子活动J重视? 3幼儿园开展景子活动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4指导家庭开展君子活动的策略有哪些 5幼儿园怎样协同家长开展亲子闭读? 6如何指导家长为

4、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 7如何指导家长开展景子游戏? 8幼儿园怎样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九、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1. 何从环保教育入手,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废材料的收集? 2节日活动中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3家长怎样参加开放暑活动。 4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 5如何让泵长参与主题活动,- 6如何引导家长在旅行中收集信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状l如何通过摄影和照片的形式记录孩子的活动,2如何通过举办孩子作品展让家长了解孩子?3如何办好家园之窗4如何通过班级网站让家长了解孩子?5如何写好孩子成长手册?0+一、指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怎样对待家长让幼儿提前学习书写的要求家长要求孩

5、子学习拼音怎幺办? 怎样和家长交流是否需要提前学一年级教材的问题?家长盲目追求让幼儿学习某些知识技能怎么办怎样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指导家长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何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如何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怎样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前,学前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项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昕未有的发要机遇。 在2010年7月召开的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新时期推动我们

6、国家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的部署,描绘了未来教育改堇与发甓的宏捧蓝图,为未来1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我冒教育大冒迈向教育强国、扶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的历史征程。其中学前教育备受重视,已被列-为未来1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表明了国家对发展学前教育的遵心却信心 2010年11l3日,国务院总理涅家宝王持召耳了国务譬会议,专题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部署了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具体政策措施。同年11月21日,国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曩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j 41号),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入囤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逗进学苛教育事

7、业科学发展的10条意见(简称国十条或苦干意丑),其中明碡据出了要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弹”的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具体意见,并提出了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培养体系,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园教师培券力度,创新净式,三年内对l力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叛培训,各在五年内要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等具体规划。 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仍是薄弱环节、幼儿项;应知应会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却法规:这6分册具有鲜明的特色,较强的实用性与可读【生。首先,不采用理论教材编写的方式组织内容,而采取了符台一段闰读习惯的问答方式我们经过调研,把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

8、一些困惑和问题集中分类整理,以问题的形式编写,通过问题引领教师进行思考,帮助教师积累相关专业经验及工作方法。从问题出发,符合幼儿固教师的工作特点,也克服了没有集中时间闲读的矛盾。其次,我们把这6分册敞成“口袋书”,便于携带,便于阅读,也是幼儿匪教师喜欢的形式,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精品案例纪实主要是为了交流和展示幼儿园教师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总结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通过展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阐明主题教育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试图通过这本书,让教师在寨例实践过程中雄验、感悟幼匿主题教育的思想弁活动设计原理,更好地把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中

9、所倡导的整合教育理念,引领教师对幼儿固主题教育教学课程模式的实践和探索,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精品案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以提高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效,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探索和实践圭题教育活动的平台, 幼儿园活动区课程实施指南是以幼儿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理念为指引,体现了活动区课程理念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也津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幼儿园课程方向,主要包括幼儿圊活动区课程概览,活动区课程价值取向、功能和种类,活动区的组织、指导与评价,活动区课程的操作与实施指南,活动区课程资源介绍等。重点突出了幼儿园环境课程化、环境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通

10、过建立与幼儿学习直接联系的活动区域,改蹙幼儿被动学习、教师统一教授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幼儿国的课程观念和教育。一、新入园孩子的家长工作入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从家庭走向社会,踏出的人生第一步,这一步关键而重要。由于孩子入园前还生活在熟悉、温暖、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受到父母的宠爱,生活自如、随心所欲:而到幼儿园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索不相识的同伴、保教人员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孩子们面对的这一切与家庭之间在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使他们感到恐惧和焦虑,因此他们常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称为“入园焦虑期”。要做好幼儿入园适应性教育工作,家长工作的积极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1、

11、新生入园前需指导家长做好哪些工作?孩了在入园之初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入园,度过这一适应期,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帮助家长在孩子入园前的一段时间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训练,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l 心理方面的准备: (1)建议家长在孩子入园前的一段时间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或讲一些和幼儿园有关的故事,带孩子到幼儿园游玩,使孩子感到幼儿园是有趣和快乐的地方,激起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2)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教师要鼓励家长告诉孩子

12、长大了,要上幼儿园,那里有许多小朋友陪他一起玩,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爸爸、妈妈班就来接他回家。 (3)陪同孩子参观幼儿园。教师可安排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在孩子自由游戏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可以亲切地交谈,让孩子感到父母与教师很熟悉,从而使孩子能放心地与教师交往。l 生活方面的准备:(l)教师可建议家长根据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调整孩子进餐、午睡的时间,使之逐渐接近幼儿园的生活规律。 (2)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机会练习生活自理技能。如:会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收玩具应告诉孩子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会请求大人帮忙。(3)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准备入园用具。如,和孩子一起去买一个他心仪的小背包,准备他

13、喜欢的小玩具。应注意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及其他用品。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家长为幼儿准备的服装应便于穿脱,没有尖锐的饰品,鞋子应是软底的,便于活动。l 交往方面的准备: (1)教师可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家庭之外的环境中去活动,多接触其他孩子,在和其他孩子交往中,学习不独霸玩具、不抢别人的玩具。 (2)孩子知道自己的学名,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已的需求,如大小便、口渴、饥饿等。 (3)在参观幼儿园的过程中,建议家长有意地与其他家长交谈,帮助自己的孩子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朋友,因为如果入园时见到有认识的小朋友,孩子会比较容易且愉快地融人集体。另外,教师还应建议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新生家长会,以及针对“入园

14、焦虑”问题的家长讲座等活动,使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园迎接新生所做的工作,同时也能够做好白身的心理准备工作。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鲁迅:2、面对新入园“依依不舍型”家长,教师应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依依不舍型”的家长表现为在送孩子入园时“黏黏糊糊”,一会儿亲一下,一会儿抱一抱,长时间在教室门口,久久不愿与孩子分开,这其实也是家长与孩子分离焦虑的一种表现。那么,教师对待这样的家长应采取哪些策略帮助其缓解分离焦虑呢?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自己的这种行为会激发孩子的不良情绪,加大送园时的难度,使入园更加困难,无形中延长了孩子入园的适应过程;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对孩子情绪的

15、安抚和稳定,影响劫儿园日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家的宗旨,利用入离园时间主动全面细致地向家汇报孩子在园情况,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表现;也可在家离开后,主动给家长打电话,汇报家离开后孩子的情绪状态,使家长安心;或者将孩子白天在幼儿园的表现录下来让家长观看,让家长放心,使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关心,从而与教师建立起信任。教师可以选择有关解决孩子入园焦虑的文章,推荐给家长阅读,帮助家长掌握使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科学方法,纠正家长自身不恰当的行为。了解孩子是一个“好老师”的前提。而家访的重要原因是了解孩子的生话状态、环境、文化背景。 虞永平3、教师怎样应对担忧过多的家长孩子刚离开家,初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做父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