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44115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1 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期中考试协作卷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期中考试协作卷 高二地理高二地理 (满分 100 分,完卷时间 90 分钟)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座号_ 一、选择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和图 2 均为非洲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图 1 图 2 1. 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1 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 图 2 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 C. 图 1 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D.

2、图 2 中的区域为不同层次的区域 2. 下列有关图 1 中四个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区域雨热同期 B. 乙区域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少 C. 丙区域河流有结冰期 D. 丁区域植被覆盖率高但土壤贫瘠 在 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 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完成 34 题。 3.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为商业网点选址 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4. 对 1985 年与 2012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叠加分析,能够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2

3、 页) A.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图 3 为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读图完成 56 题。 图 3 5.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6.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图 4 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读图完成 78 题。 图 4 7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8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4、 页 第 3 页) 过度砍伐大约 600 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过度放牧大约 2.4 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 B C D 图 5 为某省 19972007 年农业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910 题。 图 5 9该省是 A青海省 B贵州省 C黑龙江省 D福建省 10该省 19972007 年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破坏、被迫弃耕 B建设用地大量侵占 C保护环境、生态退耕 D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图 6 示意 19902010 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读图完成 1112 题。 图 6 11.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

5、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二氧化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多 C.冰川体积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4 页) 1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伐木与深加工 B.开发矿产资源 C.由毁林到造林 D.严禁砍伐森林 图 7 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 1314 题。 图 7 13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劳动力 C市场 D交通 1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区位熵又称专门

6、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 1 时,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 1 时,则处于劣势。下表为我国某 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 1516 题。 农产品 产量(万吨) 区位熵 小麦 5 959.3 2.41 玉米 4 202.6 1.19 稻谷 841.1 0.18 棉花 233.5 4.22 注:棉花多分布在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15.该地形区可能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6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

7、近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5 页)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质量较好,市场需求量大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 2027 ,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 繁殖。图 8 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回答 1718 题。 图 8 17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A松嫩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江南丘陵 18该生产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 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A B C D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

8、了城市化的进程。图 9 为珠 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此完成1920 题。 图 9 19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6 页)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0以下属于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C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D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 图 10 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 2122 题。 图 10 2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9、 A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B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C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D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2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A B C D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7 页) 二、综合题,共有 4 小题,共 56 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2013 年 10 月,为谋划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布局,国务院出台了支持福建加 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规定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

10、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 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图 11 和图 12 分别为海 峡西岸经济区和福建省地理环境示意图。 图 11 图 12 材料二 近年来,福建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之一。图 13 和图 14 分别为福 建省工业和城市发展变化统计图。 图 13 图 14 根据材料一,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 (10 分) 根据材料二,简述图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4 分)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8 页) 24.图 15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11、 图 15 分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的有利条件。(4 分) 分析黄河下游航运能力较差的原因。(6 分) 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8 分)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9 页)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 分) 2013 年 12 月 25 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如图 14)主体工程胜利完工,于 2014 年汛后 正式通水。 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 60 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 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 截至 2018 年 9 月:中线一期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 1371 天,共调

12、水 169.29 亿立方米, 累计向京津冀豫 4 省市供水超 158 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亿人,可使受水地区的缺 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一直保持或优于类。图 16 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图 16 (1)说明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6 分)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受水地区的有利影响。 (6 分) 高二地理试卷(共 10 页 第 10 页)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任何一栋建筑的建造都是为了实现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的居住愿望。因此,它必 然是 自然、社会环境的产物。 琵琶堡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建设镇建国村。琵琶堡主要运用当地的土、石、木、 竹 四种材料建筑而成。在琵琶堡中,毛竹被用来制作编竹抹灰墙的龙骨;土被用来建造外围的一 圈夯土围墙;石材被用于砌成地基;杉木主要被用于堡内的柱、门、 窗、木板墙等。琵琶堡 的木头,在砍伐时讲究时节,一般选择在立秋过后砍,砍后晒干,再由几个人扛回来。图 17 为大田县在福建的位置,图 18 为琵琶堡。 图 17 大田县在福建的位置 图 18 琵琶 根据图文资料,举例说明琵琶堡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6 分) 建琵琶堡时,砍伐树木选择在立秋过后砍。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