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1人类影响环境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11373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1人类影响环境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1人类影响环境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1人类影响环境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1人类影响环境苏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1人类影响环境苏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1人类影响环境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1人类影响环境苏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人类影响环境(建议用时:25分钟)学业达标练1国务院关于我国人口发展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导学号:85732201】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D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出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2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大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C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口生育率在

2、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越来越大。3解决人口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包括()A杜绝人口出生B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减缓人口增长速度C通过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D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A解决人口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减缓人口增长速度;通过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4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不会超过16亿,将会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的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导学号:85732202】A控制人口增

3、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D人口数量合理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优生优育措施可以提高人口素质;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虽然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但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K值为环境的最大承载量,16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并不是K值。5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是下面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导学号:85732203】A根据人口变化曲线可知,随时间变化,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从

4、而可以知道,人口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符合该特点的选项应为A,幼年个体数量多,而老年个体数量少。6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

5、)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解析人口激增如得不到改善,最终会由于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太大,造成环境容纳量下降,从而使人口增长呈现c曲线所示的情况,根据生态学原理,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会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即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55亿;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末端,其能量最终来自绿色植物,第(3)小题中,可设定人所需能量为100单位,

6、膳食结构调整前,所需生产者提供的能量为500.150550单位,膳食结构调整后,所需生产者提供的能量为200.180280单位,下降为调整前的28/55,因此,地球的承载能力可变为原来的55/281.96倍。计划生育可通过降低出生率、延长世代长度来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55亿(3)1.96(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备选习题)1下列解决粮食危机的方法中,最不合理的是()A通过一定的方式,大大提高光照强度,达到增强光合作用的目的B利用生

7、物技术手段,使更多的农作物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固氮本领,提高产量C通过杂交法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A在农田中无法提高光照强度。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BCDC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由图中信息可知,四个国家中,的出生率较高,而死亡率相对较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自然增长率最大。3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年龄结构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D不同种群出生率差异的原因主

8、要是种群中处于生殖年龄的个体数不同D影响人口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育龄人口的数量、每个育龄妇女生育子女的个数、疾病等。4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C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D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C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相应的环境问题,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5到2050年,按16亿人口人年均消费粮食600 kg计算,中国共需粮食9.84亿吨,需要每公顷产粮13.5吨,也就是说

9、,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A要达到这些指标是不可能的B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2050年中国粮食需要大量进口D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B由题可知,要养活16亿人口,我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要提高2.7倍才行,这是比较困难的。故我们要从多方面来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便成为燃眉之急。6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0.52.4少年儿童人口比重/%21.039.0老年人口比重/%12.04.0(1)发达国家的年龄结构应属于_,人口问题主要是_;可采取的对策是_。(2)

10、发展中国家的年龄结构应属于_,人口问题主要是_;可采取的对策是_。解析表中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前者应鼓励生育,后者则应控制生育,降低出生率。答案(1)衰退型人口增长慢、老龄化严重鼓励生育、进行移民(2)增长型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比例高计划生育冲A挑战练7如图为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85732204】A图示曲线为“J”型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受任何限制B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急增在一定程度上表

11、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D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急增影响不大C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人口增长的保障,所以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8当前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如图为自然环境条件下人口数量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导学号:85732205】(1)图中的“环境阻力”包括_等方面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2)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3)环境中

12、的人口容纳量能否发生变化?有哪些措施可以增加环境容纳量?_。解析环境阻力应包含多方面内容,如资源、能源、粮食、淡水等;决定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人口容纳量同自然种群容纳量一样,也是可变的。答案(1)人均耕地、食物、资源和能源短缺、生存空间变小、环境污染加剧、传染性疾病流行增大(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可以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提高环境容纳量。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核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淘汰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设备、发展低碳经济等方式,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从而提高环

13、境容纳量(备选习题)1如图为PPE怪圈,它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过程。它表明()A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部分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PPE怪圈表明了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三者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也能通过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对下列表格有关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比项内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0.52.4少年人口比重%21.039.0老年人口比重%12.04.0A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而发展中国家的高B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年轻C发达国家应鼓励生育,而发展中国家应实施计划生育D发达国家应接纳移民,而发展中国家应鼓励移民D分析图表可知,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应鼓励生育。但不应通过接纳移民而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