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节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306244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节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节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节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节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节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节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3节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如果想在做论述类文章的选择题时“既快又准”,可以使用3步比对法,也就是“定区间,找对应,一一比对定答案”。现将此流程详述如下:第一步:据题目要求,锁定信息区间。(与谁比)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点,进而确定阅读区间并锁定信息源。1题干中出现“对(词或概念)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信息源可能集中在概念、句子所在语段或相邻语段,注意抓住对概念、句子阐释的文字,这

2、就是信息所在区间。2题干中出现“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3题干中出现“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要点或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确定信息所在区间,这个区间可能是在某一段内,也可能散见于不同段中。第二步:将选项切片,一一对应比对。(怎么比)为保证比对的精准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断,再将选项中表明目标的关键词句标记在文中,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间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看相关

3、片断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如:(2016全国丙卷第2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原文信息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

4、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

5、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示例A项切片找区间,细比对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对应第段第一句“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表述准确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对应第段第二句“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表述准确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对应第段第一句“连司马迁

6、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表述准确比对结果:通过切片分析可以看出,A项_符合_(符合或不符合)原文的意思。根据上面的“示例”,完成下面的题目。D项切片找区间,细比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对应第段最后一句“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表述准确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对应第段的第一句“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由此可知选项中的“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的说法太过绝对比对结果:通过切片分析可以看出,D项

7、不符合(符合或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第三步:从三处着眼,确定比对角度。(比什么)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不论哪种题型,都需要比对,运用“三重”比对法,来解决比对的角度,来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角度一:比对词语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我们抓住选项或原文中的这些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项。命题者常在以下词语上做文章:比对词语比对特征命题设误点思考趋向范围、程度词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

8、、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全、一些、一般、部分、相关、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这一现象涉及部分与整体(把部分说成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扩大与缩小(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偶尔与经常(往往)、轻度与严重等混淆范围以偏概全时间词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一直等这一现象涉及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实现或不能实现等,涉及已然与未然、可能与必然等混淆时态指代词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哪等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陈述对象方面的

9、等偷换概念指代有误是非词比对选项句或原文中往往会出现的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不、没有、每、无、无非、并非、拒绝、妨碍等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即肯定和否定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用“比对词语”法判断下面的选项是否正确(打“”或打“”),如果选项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1(2015重庆卷第4题A项)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技术。原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它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

10、用传统的手工艺,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判断:_理由:原文是“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而选项去掉了“一般”,范围扩大了。2(2015四川卷第7题C项)古文经学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原文: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判断:_理由:原文是“一时”,选项为“一直”,把尚未实现说成不能实现,混淆时态。3(2013全国卷

11、第1题B项)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原文: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判断:_理由:钱穆原话中的“其”指代的是“先秦诸子学术思想”而非“老子和道家”,故选项把“其”的指代义“张冠李戴”了。角度二:比对关系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联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

12、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等不当的现象。命题人常在以下关系上命题:关系类型比对特征命题设误点思考趋向因果关系选项句与原文相似,要比较:1、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2、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的语句错断为“果”,“果”的语句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

13、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情况就是选项与原文的结果一样,但选项把原因给换了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假设关系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无中生有不合逻辑条件关系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递进关系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进而等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

14、键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或:虽然但是等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用“比对关系”法判断下面的选项是否正确(打“”或打“”),如果选项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1(2016山东卷第6题B项)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原文: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判断:_理由:根据原文,“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

15、列关系。此处属于强加因果。2(2014湖北卷第7题D项)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原文: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判断:_理由:关注条件关系“只有才”。通过比对发现,“只有才”太绝对,礼乐在社会生活中同样能展现意义。3(2015安徽卷第3题B项)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原文: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