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301825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解析:C同一物种在不同时间段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的生物数量可能不同,故种群密度也会有所变化。2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特征,下列影响种群密度变动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迁入率和迁出率ABC D解析:B决定种群密度变动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

2、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3(2018吉林长春模拟)如图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c为b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类似a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B在t时刻b曲线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Cb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Dc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规律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解析:A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其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类似a曲线,A错误;在t时刻b曲线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B正确;b曲线中种群数量超过K/2之后,随着种群的数量增长,种群的增长速

3、率下降,所以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C正确;t时刻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使种群数量维持在K/2可获得最大收益,所以c表示的种群增长速率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D正确。4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成的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计数方法为抽样检测法B本实验可能是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Da、b曲线交点处两曲线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相同解析:D酵母菌逐个计数比较困难,故采用抽样检测法进行计数;三组实验的结果不

4、同,可能是温度、pH或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等外因造成的;三组实验酵母菌的最大数量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不同,b组环境容纳量最大;a、b曲线交点处两曲线对应酵母菌数量相同,但无法说明两者的营养物质含量相同。5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个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

5、独设置对照组解析:C培养液应加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并非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在统计血球计数板每格内的酵母菌数时,压在边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C项所述的计算结果是10M2.5M105;该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只要分组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即可。6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

6、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解析:B根据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下降说明该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故A错;据图可知,第5年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说明处于K/2,因此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400,故B正确;第5年到第9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但数值是大于0,说明种群的数量在增加,故C错;防治鼠害时,要在K/2前处理,故D错。7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C段其天敌捕食的成功率增加

7、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解析:B在BC段,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死亡率逐渐上升,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虽然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不断增多。图中曲线也显示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同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8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后来出生率逐渐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故人群的年龄组成由开始的稳定型逐渐变为增长型。9(

8、2018南师大附中联考)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解析:B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来越大,因为数量变化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B错误。10如图为某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200)。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B在S1点时不存在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C渔业捕捞后种群剩余量

9、最好控制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K值种群数量)/K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解析:C根据题干和曲线的信息可知,该种群数量为“S”型增长。在“S”型增长曲线中,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K/2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A错误;该种群曲线所示的任何时候都存在环境阻力,B错误;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最好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因为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即S3点,此时(K值种群数量)/K值为0.50,并非最小值,D错误。11(导学号81576120)(2018河南许昌鄢陵月考)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

10、部某地的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1)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_型增长,原因是_。年份植物20102011201220132014甲10.09.28.06.85.5乙3.02.11.10.30.1丙0.30.61.11.52.3丁3.02.00.400(2)下面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从第_年开始的,第2030年间

11、种群的出生率_(填“”“”或“”)死亡率。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型。解析:(1)样方法需做到随机取样;外来物种入侵初期种群数量的变化类似于“J”型增长。(2)初始几年值大于1且不变,此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第15年时减少最快,减少至第20年时不再减少,此时种群数量最少;20年后值等于1,此后种群数量不变。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丙“J”生存环境适宜(或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2)20衰退12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

12、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亚马逊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_。(2)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_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_型曲线。欲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法。(3)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如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_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_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_。实验结果证明:_。答案:(1)捕食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2)天敌J样方(3)6月中旬7月中旬成年(生殖期)出生率

13、基本为零(出生率非常低)中华鳖对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效果十分明显13(导学号81576121)(2018福州模拟)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只。(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_。(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草原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

14、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一中增长速率最大的是_点,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可能是_。灭鼠时除了捕杀老鼠,使其数量减少,同时还应该_。图二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_点,如果长期超过C点将会造成_。解析:(1)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计算:N32364,N288。(2)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使重捕时的带标记个体数减少,调查值比实际值偏大。(3)图一中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增长曲线斜率最大的点,即B点;图二中A点和B点分别为最适放牧量和最大放牧量,如果长期超过C点,草场将会退化。答案:(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