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99355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析版】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析版】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析版】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析版】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

2、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A. 降水较少 B. 高温多雨 C. 暴雨频发 D. 冬雨夏干2. 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A. 春季防风固沙 B. 夏季遮阴纳凉C. 秋季截水增湿 D. 冬季挡风避雨3. 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答案】1. A 2. B 3. C【解析】1.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降水较少,充分收集利用雨水,所以A正确。.3.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东南,所以A正确。下图是47N 部分

3、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距海距离 B. 地形条件 C. 局地水域 D. 植被分布5. 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 含沙量高 B. 流程较短 C. 春、夏汛明显 D. 冰川补给为主【答案】4. B 5. C【解析】试题分析:5. 东北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覆盖率尚可,所以,含沙量应该小;东北平原面积较大,河流不可能流程较短;该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应该以降水补给才对,所以选C。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超级锂电池。2016 年7 月,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美国特斯拉在位于美国西部内华

4、达州的首座超级电池工厂举行了揭幕仪式(如下图)。整座工厂占地面积为3200 英亩,足足有107 个足球场那么大。工厂2020 年投产后,当满负荷生产时,超级电池工厂的员工将达到6500 人,电池产量将达到2013 年全球电池产量的总和。制造电池所需的钴、石墨等原料来自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来自日本。从原料到成品整个电池生产、电池回收过程将在一个工厂内完成,厂房顶全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特斯拉在内华达州建“超级电池”工厂,其考虑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 技术 B. 能源 C. 原料 D. 市场7. 超级电池厂建成对内华达州的直接影响是A. 提高电动汽车产量 B.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5、C. 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D. 促进电池技术进步8. 特斯拉选择整个电池产业链在一个工厂内完成,而不是全球最优布局各电池部件生产,其最主要原因是A. 节省原料和能源,绿色环保 B. 节省交通运输成本的需要C. 电池专业生产技术的需要 D. 规模化生产,提升经济效益【答案】6. B 7. C 8.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集聚的效益和工业区位,工业区位的判断主要结合工业的特点和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学生要熟悉工业集聚的优点。6. 内华达州气候干旱,降水水,地势高,太阳能丰富,特斯拉在内华达州建“超级电池”工厂,其考虑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能源,选择B。由材料可知原料来自世界各地,技术来自日本,故

6、排除A、C。7. 超级电池厂建成对内华达州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大量就业机会,C对; 提高电动汽车产量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促进电池技术进步都是间接的影响,ABD错;选择C。8. 将相关的产业集聚分布,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获取规模效益,C正确;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采用电池产业链在一个工厂内完成,对节约原料和能源作用不大,A错误;所需的钴、石墨等原料来自世界各地,集中分布也不能节约原料的运输成本,B错误;生产技术来自日本,对于该产业的集聚分布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慕尼黑(德国南部城市)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

7、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A. 高度发达的交通网 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C. 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10. 与一般郊区农业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A. 种类多 B. 成本低 C. 新鲜度高 D. 品质佳11. 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A. 完善了服务功能 B. 地域范围得到扩展C.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 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答案】9. B 10. D 11. A【解析】9. 发展绿腰带

8、项目的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前提是当地拥有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B对。高度发达的交通网是影响因素,不是前提条件,A错。与剩余劳动力、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关系不大,C、D错。10. 与一般郊区农业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绿色环保,品质更佳,D对。种类多、新鲜度高不是明显优势,A、C错。农产品的成本较高,B错。11. 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完善了郊区对城市的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农产品和休闲场所,A对。地域范围没有得到扩展,B错。绿腰带项目是保持郊区乡村的风格,对推动城市化进程作用不大,C错。没有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D错。二、非选择题(共1

9、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是黄河中游区最大的流域。年降水量在300550mm,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无定河流量大小和清浊也变化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无定河径流量下降趋势明显,给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左图为无定河流域水系结构示意图,右图为19332012 年无定河径流变化示意图。(1)分析无定河水质清浊不定的自然原因。(2)分析无定河干流

10、南北两侧地形的差异并简述理由。(3)分析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答案】(1)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的变化大,流水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强弱变化大;无定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流经地区,植被稀疏,保沙保水能力差.因此河流的含沙量变化大,水质清浊不定。(2)地形差异: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该地为黄土高原,北部降水少,河流发育少,侵蚀作用弱。形成地势相对平坦的高原; 南侧降水多且集中,支流多、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势起伏较大。形成地表破碎的黄土丘陵沟壑。(3)主要原因:农业灌溉用水增加;人口增加,工业、生活用水增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导致河流

11、流量减小。对策: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型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解析】整体分析:影响河流含沙量特征的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方面分析。根据河流南岸、北岸的河流密度,分析地形特征差异。河流水量减少,主要与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增加有关。(1)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方面分析。无定河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的变化大,流水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强弱变化大。无定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流经地区,植被稀疏,保沙保水能力差。因此河流的含沙量变化大,水质清浊不定。(2)根据图示河流分布状况,无定河北侧是地势相对平坦的高原,河流密度小,支流

12、少。南侧是地势起伏较大、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沟壑,河流密度大,支流多。(3)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减小,主要原因是农业发展,灌溉用水增加。人口增加,工业、生活用水增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导致河流流量减小。防治措施是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型农业。调整工业、农业生产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产业类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 年2 月20 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

13、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鸟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1)据图描述火地群岛的位置。(2)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3)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4)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答案】(1)西,南半球。中高纬度。南美洲南端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2)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

14、茂密;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3)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4)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解析】(1)区域地理位置特征应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火地岛地处西半球和南半球,地处中高纬度。且为南美洲南端的岛屿,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2)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山峰、植被、积雪

15、形成原因分析。该处山脉的形成为褶皱山,据板块分布可知,该地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据图中纬度位置可知,火地岛地处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据材料可知2 月20 日,正值夏季,森林茂密,即“青山”;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此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即“雪峰”。(3)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及理由主要从该地的盛行风向及洋流角度考虑。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航行路线位于西风带内,洋流为西风漂流。甲航段受大陆影响,位于西风背风地带,且受西风漂流影响小,而乙段航线与西风漂流及西风风向一致,西部为海洋,对于西风及西风漂流影响小,且由于地处小岛屿之间,有狭管效应,使得乙段风浪大。(4)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从抗风、防震及取材角度考虑。由于该地位于西风带,风浪大,低矮的木屋可以防风。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强。该地冬季多降雪,坡度大,不易积雪。且周围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就地取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