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矿学第12章--露天转地下开采(武汉理工大学-叶海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89700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露天采矿学第12章--露天转地下开采(武汉理工大学-叶海旺)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露天采矿学第12章--露天转地下开采(武汉理工大学-叶海旺)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露天采矿学第12章--露天转地下开采(武汉理工大学-叶海旺)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露天采矿学第12章--露天转地下开采(武汉理工大学-叶海旺)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露天采矿学第12章--露天转地下开采(武汉理工大学-叶海旺)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露天采矿学第12章--露天转地下开采(武汉理工大学-叶海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采矿学第12章--露天转地下开采(武汉理工大学-叶海旺)(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露天采矿学,第12章 露天转地下开采,12.1 概述,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是指在同一矿体范围内,既有露天开采又有地下开采。 12.1.l 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分类的依据 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是根据采矿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的结合方式来分类的。 1)时间上的结合 露天和地下采矿工作在时间上的结合程度可以用时间结合系数Kt表示,它是露天和地下同时生产的时间ts与矿床开采的总时间T之比,即 Kt=ts/T。,根据露天与地下采矿工作在时间上的结合程度,联合开采可分为三类: 露天与地下采矿工作同时进行 露天和地下的采矿工作自始至终是同时进行的,此时Kt=1。 采矿工作部分同时进行 露天和地下的采矿工作中有一项

2、先开始,然后同时进行,0 Kt 1。 采矿工作顺序进行,露天和地下采矿工作顺序进行Kt值等于0或接近于0。因为在露天结束和地下开始阶段,可以利用联合开采的工艺特点,例如露天矿下部几个台阶的矿岩可以通过地下开拓巷道运出,可以利用地下崩落区堆放露天剥离的废石等所以也属于联合采矿。此外,露天和地下过渡的时间一般都不少于35年,所以通常Kt0。 2)空间上的结合 采矿工作在空间上的结合程度用空间结合系数Ks表示它是露天和地下同时开采的矿床总面积Ss与矿床开采总面积Sa之比,即Ks = Ss / Sa 。,下图中l0和lu分别为露天边界内和地下井田内矿床的平均长度。假设矿床沿走向全长的厚度相同,那么Ks

3、就等于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的总长度与矿床总长度之比。 按露天和地下采矿工作在空间上的结合程度,联合开采可分为三类; 露天和地下开采在垂直面上在矿床全面积上进行 如下图a所示,此时露天开采面积S0等于地下开采面积Su,它们又都等于矿床开采总面积Sa。因此,空间结合系数Ks=2,为最大值。这种情况给露天和地下的开拓系统和采矿工艺的密切联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露天和地下开采在水平面上独立进行 如上图(b)所示,这种情况下Ks = Ss / Sa K。( S0 Su)/ Su 1。在露天和地下开采的交界处,相互影响是很大的,整个矿床的开拓、采准、疏干、通风和其他工艺都可能有密切的联系。 露天和地下开采在

4、水平面和垂直面上同时进行 如上图(C)所示,在矿床的部分区段两种开采工作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同时进行,此时1Ks2。两种采矿工作之间可能出现比较复杂的相互影响与联系。,12.1.2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的分类,根据露天和地下开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结合方式的不同,通常把联合开采分为: 1)露天与地下同时联合开采 从设计开始就安排露天和地下同时开采。 2)露天转地下开采 先用露天方法开采矿床的上部,然后过渡到用地下方法开采矿床的下部. 3)地下转露天开采 先用地下方法开采矿床,然后过渡到用露天方法开采矿床。,12.1.3矿床联合开采的特点,无论是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都具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当矿床适合于采

5、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时,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工艺特点,以提高露天和地下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 联合开采工艺系统的核心是在开采工作按一定顺序进行时,必须尽量考虑矿床的特点,选择露天和地下井田的联合开拓系统,露天和地下相互联系的开采工艺系统,共用地面辅助生产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以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露天和地下联合开拓的主要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赋予地下巷道多种用途。深部露天矿开采的趋势是广泛利用地下巷道进行运输。,根据开拓和采矿在工艺上互相联系程度的不同,可把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的矿山分为三种类型: 1)紧密联系 露天与地下在开拓和开采工艺上相互紧密联系。例如露天与地下的矿岩都通过地下井巷运出,这种情况下1

6、 Ks2 。 2)中等联系 在开拓和开采工艺上只有部分区段是相互联系的。例如露天矿的部分矿石是通过井下巷道运出,或者地下部分矿石通过露天运输系统运出,这类矿山多数是Ks1和0 Kt 1 。 3)间接联系 露天和地下生产没有直接联系。例如露天只是利用地下巷道作为矿床的疏干、通风和探矿等,但在矿山的服务性与辅助生产设施方面仍有密切的联系。,技术上可行的联合开采工艺系统有: 露天与地下联合使用地下巷道系统; 露天矿利用地下巷道系统; 地下矿石经露天运出; 露天废石排入地下开采崩落区; 各自独立的运输系统; 用露天钻机回采露天坑底和边帮的矿石等。 近几十年来,露天转地下开采在国内外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7、。对于这类矿山,为了保持矿山产量的平衡,当露天开采向地下开采过渡时,在一段时间内露天与地下需同时进行开采作业,这是这类开采法最复杂与最核心的技术问题,这与露天与地下同时联合开采的基本条件是大致相同的。地下转露天开采只是在特殊条件下偶然使用。因此,本章主要论述露天转地下开采。,对于急倾斜中厚以上的矿体,当矿体延深较大而覆盖层较薄时,矿体的上部通常首先采用露天开采,然后对矿床的下部采用地下开采,整个开采过程称为露天转地下开采。 在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的过渡期,矿山由单一的露天开采转为露天与地下开采同时作业,必须充分采用各种技术与组织措施,减小过渡期对生产效率(一般下降1525)的影响。当露天矿生产

8、进入减产期后,地下开采系统应当基本形成,并逐步承担露天矿减产部分的生产能力,使矿山产量基本保持稳定。,12.2 露天转地下开拓系统,因为露天开拓系统已先期形成,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开拓系统主要指地下开拓系统。应当强凋的是,在设计地下开拓系统时,应尽可能地利用或结合露天开拓系统,以减少投资。 根据露天和地下采矿工艺联系紧密程度的不同,露天转地下开拓系统可分为: 露天和地下独立开拓系统 局部联合开拓系统 联合开拓系统三种类型。,12.2.1露天和地下独立开拓系统,在深部矿体储量大、服务时间长,或在露天开采深度大,露天采场底平面狭窄,采场边坡稳定性差,难以保证井巷工程出口安全的情况下,地下开拓工程一般布

9、置在露天采场之外,成为独立的开拓系统。它具有两套生产系统,相互干扰小,露天开采结束后无须继续维护边坡等优点。缺点是两套开拓系统的基建(含设备)投资大,基建时间长。 我国白银厂铜矿和冶山铁矿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露采设备供应困难被迫提前转入地下开采时,曾采用这种开拓方式(下图所示)。 国内外实践表明,除在矿床地质与地形条件特殊的情况下采用外,一般很少采用这种开拓系统。,12.2.2局部联合开拓系统,1)倾斜或急倾斜矿床残留矿体(包括露天矿底柱和挂帮矿)的开采,通常利用地下开拓系统运至地面。例如我国的铜官山铜矿、凤凰山铁矿和南非的科菲丰坦金刚石矿等。 2)露天开采到设计境界后,下部矿体的储量不多,

10、服务年限较短,通常自露天坑底的非工作帮掘进平硐、斜井或竖井形成地下矿体的开拓系统。如下图所示的平硐斜坡道开拓地下矿体的系统,矿石经露天开拓系统运到选厂,具有井巷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少,投产快,可充分利用已建的露天开拓运输系统的优点。缺点是井巷施工与露天生产同步进行,干扰较大。,12.2.3露天与地下联合开拓系统,1)露天坑内外联合开拓 在露天坑较低的台阶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在坑内布置斜坡道或风井等辅助井巷,而把主井和主要运输巷道布置在坑外,如我国的凤凰山铁矿(如下图所示)和瑞典的Kiruna铁矿。优点是可以减少开拓量,达到提前见矿,保持矿石产量稳定。,2)共用地下井巷运输的联合开拓 露天和地下

11、开采的矿石都从地下井巷运出。如下图所示,露天矿采用斜井和石门开拓,地下用盲竖井开拓。露天采下的矿石用汽车经石门运到斜井,用斜井箕斗运到地面,运输线路的长度比用汽车运往地表缩短了一半,降低了运输费用。,这种方案的优点是: 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简单,线路短,在露天开采深度大于100150m时,利用石门斜井开拓可使运距缩短30%60%,大大降低了运输费用 可加大露天矿最终边坡角,减少剥离量和基建投资; 可利用地下轨巷道排水和疏干矿床,改善露天矿的生产条件; 可缩短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能较快达到地采的设计生产能力。,在确定开拓巷道的类型、形状、规格与具体位置时,应使其具有多种用途,避免受露天生产爆破

12、的影响。一段药量小于10t时,距爆源的地震安全距离为 100m。 当露天矿采用地下运输的联合开拓系统时,在露天坑内设立破碎站,减小矿岩块度,可有效地控制井巷断面尺寸。4m3斗容电铲装载矿岩的最大块度为 1.01.2m,而目前国产坑内用矿车的容许矿岩块度一般小于0.7m,竖井翻转式箕斗和底卸式箕斗的容许块度分别小于0.35m和0.25m,斜井箕斗容许块度小于0.65m,斜井胶带运输机块度挖制在0.250.3m以内。如果不设立露天采场破碎站,必须扩大箕斗规格,导致井巷断面加大,使基建费用骤增。,12.3 露天与地下开采的相互影响,12.3.1露天开采对地下开采的影响 露天开采对地下开采的影响集中表

13、现在要求地下第一阶段矿块的采矿方法及其结构有利于安全生产。 当地下开采选用空场采矿法时,露天和地下开采可以在一个垂直面内同时作业,但要求在露天坑底部到地下采场顶部之间保留一定厚度的隔离顶柱。同时,对地下采场的暴露面积、间柱的强度、露天与地下爆破的规模等均须严格要求与控制。 当地下开采选用崩落采矿法时,要求采区上部有一个安全缓冲垫层。,12.3.2地下开采对露天开采的影响,露天矿受地下开采影响的范围与程度,与露天和地下在时间、空间上的结合程度,以及地下采空区的状况等因素有关。如果露天的穿爆和装运工作是在未充填的空场法采空区的上方作业,确定露天与地下之间隔离顶柱的合理厚度就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作业

14、安全而采取的综合措施,可能导致露天开采强度的下降,特别是在地下开采移动区内进行露天开采时,可能会严重影响矿山的技术经济指标。 若地下采空区的面积较大,围岩不够稳固或空区形成的时间较长,可能因岩层移动而在地面形成塌陷坑,呈漏斗形状,直径可达几米到几百米,深度为几米至几十米,漏斗壁倾角通常为8501050。根据形成速度的不同,可分为崩塌型塌陷坑和岩移型塌陷坑。,前者往往是在地表出现较大的变形以前,突然崩塌形成直壁塌陷坑。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开采深度、矿体厚度、采空区的尺寸与形状、岩层的地质条件等,它多在开采深度不大的矿体回收顶柱和间柱时形成。岩移型塌陷坑形成的速度缓慢,通常是

15、在开采急倾斜矿体时,崩落带向上发展而形成的。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矿体倾角、矿体厚度,岩石的自然安息角、岩层的产状及其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回采顺序、采空区位置,及其上方崩落岩石的高度,顶柱和间柱的稳定性等。它的形成地点较难准确预测。,统计资料表明,在平均采深H与回采垂直高度 m之比不大于 15时,就可能形成塌陷坑。崩落型塌陷坑的形成与发展可能给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在地下开采影响区内进行露天开采,应采取必要的技术组织措施。 1)设计时应采取的措施 在露天开采设计时应确定观测岩体变形的方法,制定确定地下采空区的位置与大小的方法,并建立专门的机构或确定专人进行地压观测和安全检查。,2)生产中保证

16、露天安全作业的主要措施 加强地质与测量工作 根据钻孔岩心和岩样试验,以及对岩体的凋查与试验,进行岩体工程地质研究。编制露天和地下所有巷道、崩落区边界线、开采区段的地质构造特征、开采状况等测量资料,进行边坡和地下岩层的位移规则。通过钻孔的观测,确定采空区充填程度,并预测地下空洞的发展,查出可能突然发生崩落危险的区段等。 空洞处理与边坡整治 根据观测资料与预测,编制空洞处理设计,对露天安全生产有威胁的空洞应尽快消除。通常采用爆破法或充填法处理空洞。爆破法处理空洞的顺序通常是从空洞的中央向边界用深孔微差爆破进行。进行边坡整治的局部设计并予以实施。全面检查露天作业的安全条件。,降低爆破震动 编制合理的爆破作业图表,采取减震爆破技术措施,降低爆破地震波对露天矿底部的破坏作用。 露天凿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