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78414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10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雅安诊断)有学者指出,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了古典金本位,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这种变化()A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缩小了不同国家间的差距D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A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2、,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美元扩大流通范围,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B项错误;美元与黄金挂钩体现了美国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地位,不能缩小国家之间的差距,故C项错误;战后世界形成两极格局,美国非世界霸主,故D项错误。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来临时,各国竞相提高关税,把其他国家商品挡在国门之外,导致危机加重和国际关系的恶化。战后为吸取这一教训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北美自由贸易区C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维系金融货币体系的两个机构,故排除A、B两项;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就是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故C项正确;北美自由

3、贸易区是区域性经济组织,故D项错误。3(2017佛山一模)“二战”以来,当美国搞强势美元的时候,会导致发展中国家资本外逃,经济遭遇萧条,随之而来的是西欧、日本等国家的外需市场极大萎缩,结果是西欧、日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美国。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主导地位B美国是当时主要国家的紧密贸易伙伴C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D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B材料中的现象是“结果是西欧、日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美国”,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并非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元只是导火线,故A项错误;美国是当时主要国家的紧密贸易伙伴,所以各国遇到经济困难时,都有求于美国,这才是材料中现

4、象的最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导致的现象当美国搞强势美元的时候,会导致发展中国家资本外逃,经济遭遇萧条,故C项错误;材料与军事力量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4(2017洛阳一模)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从“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巩固C美元的国际影响力加强D美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对经济干预加强的信息,故A项错误;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是在1944年确立的,故B项错误;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主要介绍

5、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与对外贸易无关,故D项错误。5(2017洛阳一模)1960年,英国、瑞典、瑞士、挪威、丹麦、葡萄牙、奥地利七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与后来成立的欧共体相比,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最显著的特点是()A未实现政治一体化B签约成员国数量少C对非成员国实行贸易保护D区域合作程度较低D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属于经济一体化组织,没有实现政治一体化,故A项错误;签约成员国数量少不是二者最显著的区别,故B项错误;二者均没有对非成员国实行贸易保护,故C项错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

6、易政策”说明合作的程度和欧共体相比较低,故D项正确。6(2017南京调研)1991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以及单一货币建设中,只有11个国家先期成为欧元区成员,这使得欧洲一体化不能按照统一速度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各国政治利益对欧洲联合带来巨大阻碍B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欧洲走向联合C欧盟东扩对欧洲联合带来极大不稳定性D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欧洲联合D欧盟政治集团内部对建立单一的货币体系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受制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推进过程并不顺利,故A项错误;欧盟内部的决策机制不是制约欧洲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欧盟东扩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受制于经

7、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和广度,故D项正确。7(2017桂林质检)下列组图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经济合作组织的图标。这些组织的出现共同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是()A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C新旧国际经济秩序斗争激烈D发展中国家主导全球化进程B四个组织都为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其并不能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故A项错误;区域集团组织的建立直接表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故B项正确;四个组织没有涉及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故C项错误;全球化的过程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8下面是2000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

8、易比较表(百万美元)。从图示可以看出()A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B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C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D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C从图中数据只能计算出区域间贸易进出口情况,无法计算增长率,故A项错误;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从图中数据可知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故C项正确;年均增长率缺乏纵向数据,故D项错误。9(2017成都联考)当前,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会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会员国。这一现象说明()A北美自由

9、贸易区迅速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自由贸易区C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包容性D美国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组织者C题干反映的是三个国家同时属于两个区域经济集团,并不是介绍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否是自由贸易区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介绍了三个国家同时属于两个区域经济集团的事例,表明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包容性的,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美国是“组织者”的信息,故D项错误。10东欧一家报纸在德国总理访问时说:“我们放弃十字架(欧洲对外侵略的象征),我们期待投资。只有一件事情才能不被跨国公司支配,就是不被跨国公司投资。”以下对该观点的解读正确的是()A东欧主要国家对经

10、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B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与意识形态无关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D跨国公司阻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C东欧主要国家期待投资,可见其对经济全球化持欢迎的态度,故A项错误;意识形态的差异仍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交流,阻碍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就是不被跨国公司投资”反映出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欧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带来的对国家安全威胁的担忧,故C项正确;跨国公司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故D项错误。11法国人在西方常被视为“异类”,在工业化、全球化浪潮中,始终有意识地守护和保持可能消泯的某些根本性的东西,代表对人类古老的感官价值的执着和迷恋的葡萄

11、酒、服饰、化妆品,成就了“法国制造”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业和国际品牌。这反映了()A传统产业迟滞了全球化过程B民族性与全球化可以协调统一C法兰西民族具有一定保守性D全球化推动了发展的多样性B材料反映了在全球化下法国民族化产业的发展,故选B项。A、C、D三项从题中无法体现。12(2017湘西自治州二模)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专家组调解为中心,以争端解决机构审议、批准专家组建议或裁定为常规,以在特殊情况下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和监控的贸易报复为强制实施的最后手段,日益取得了发展中国家的信赖。这表明争端解决机制()A推崇贸易报复,不具建设性B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C重程序建设,忽视法律功能D有助于国际

12、经济秩序有序发展D材料表明争端解决机制“以专家组调解为中心”,反对贸易报复,故A项错误;该争端解决机制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其宗旨是促进自由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该争端解决机制忽视法律功能,故C项错误;该争端解决机制促进贸易纠纷的解决,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有序发展,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

13、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材料二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比如说与国联和后来的联合国相联系的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

14、个渐进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逐渐发展而来的。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首先,“冷战”的终结和系统性国际冲突模式的缺乏意味着全球联系的新机会和对全球联系的新关注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并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

15、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的理解。(13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服务领域的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归纳;第二小问结合“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西欧走向联合的知识进行说明。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冷战的终结”“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归纳;第二小问结合世界市场形成到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史实阐述说明。【答案】(1)特征: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超过美国。原因:科技的迅速发展(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欧共体;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二战”后欧洲各国政局稳定,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任答其中四点即可)(2)国际因素:科技进步的推动;各种国际组织与机构的推动;“冷战”结束和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