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78293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国专史练 第81练 法兰西民族之梦训练目标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拿破仑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巴黎公社一战后操纵国联二战后沦为二流国家开启西欧一体化进程首先向美国领导地位发起挑战。小题精练1(2017南宁模拟)陈列在法国巴黎先贤祠中的卢梭棺椁,外形设计成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对这一设计寓意最贴切的理解是()A卢梭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2、B卢梭指引了大革命道路C卢梭思想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思想D卢梭背叛了天主教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3拿破仑法典记载:“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可扩大到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所产生或附加之物。这种权利称为添附权。”该法典

3、体现拿破仑()A重商主义思想B肯定法国革命后的财产关系C契约自由原则D维护其军事独裁统治的需要4(2016永州二模)在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时,罗伯斯庇尔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罗伯斯庇尔说:“他们不下判决,他们像闪电一样予以打击;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这一主张()A体现了司法制衡民主的理念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C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D蕴含了坚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5(2017西宁联考)“(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A

4、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6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所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新的真正民主国家”。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公社委员由选举产生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选民对公社委员有监督权和罢免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A BC D7“玛丽安”(Marianne)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最可能是() 硬币上的玛丽安A法国时代女性的代表 B法国民族的象征C法

5、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D法国贵族的代表8(2017益阳月考)巴黎公社曾公布: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归的工人居住,对贫困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这些措施有利于()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9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B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C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

6、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10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C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D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分歧严重11(2016永州二模)1954年10月23日,德法缔结双边文化协定:“在国内法律的范围内,协定缔结国可能利用的方法,所有教育机构关于对方国家的问题进行更客观的描述,从教科书、特别是历史教科书中,排除依据感

7、情性质的、可能有害于两国国民之间良好关系的评价。”这反映了()A德法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已完全一致B政府官员有权审定教材的最终内容C历史教科书完全变为政府宣传工具D政治互信有利于促成两国历史和解12(2016黄冈一模)17世纪开始,在西欧、特别是法国流行一种文学思潮,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该文学思潮属于()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C浪漫主义 D古典主义大题优练13(2017怀化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建时代的国王可以任意剥夺工商业者的私有财产,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所以法国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后来,资产阶

8、级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单凭国家的力量,无法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于是越来越重视对私有财产的征用及其补偿问题,1793年,法国宪法的前言这样表述:“除非经合法认定的公共利益所需要,而且在公平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的最小部分在未得其同意之前,不得受到剥夺。”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议会可以通过“有关企业国有化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转为私人所有”的法律规定。摘编自中外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之比较兼议我国“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入宪材料二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

9、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资产阶级对私有财产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在公民财产权保护方面的规定有何相同之处,并加以简要评价。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戴高乐执政后,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使法国经济不断得到恢复。1953年到1961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75%,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比重由1947年的4%上升至1962年的5.9%,超过其战前比重。摘

10、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材料二戴高乐认为,“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的局面。“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是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1963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11、,分析二战后法德合作形成的背景和影响。答案精析1B从材料“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体现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像火炬那样照亮了未来的道路,故选B。2C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主张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政府是人民同管理者签订的契约,如果统治者实行暴政,人民则可以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将其推翻,这种思想否定了君权神授,“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故选C项。3B重商主义思想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由“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可扩大到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所产生或附

12、加之物。这种权利称为添附权”可知,拿破仑法典此时颁布着重维护法国大革命之后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理顺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契约自由原则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维护其军事独裁统治的需要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4C“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司法本身受到制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故B项错误;“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故C项正确;“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反映了这一主张不符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5C依据材料“(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可以判断这部宪法是在共和派和君主派的

13、妥协下确立的,这符合法国政体的特点。故选C项。6A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新的真正民主国家”这一关键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所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体现的“新的真正民主国家”应该是表现在政治选举权和监督权的落实上。故选A项。7C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和第三共和国时期(1880年)玛丽安受欢迎,而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可知“玛丽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符合资产阶级的诉求。时代女性不能突出体现资产阶级诉求,故A项错误;民族象征在这三个时期不应该有明显变化,故B项错误;自由民主正是资产阶级的诉求,故C项正确;若“玛丽安”代表贵族,则其地位在第二帝国时期应受欢迎,故D项错误。

14、8C国家机器是指统治阶级建立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执行机构,材料中未体现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中“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归的工人居住,对贫困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均能体现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仅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城市政权,并未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故D项错误。9D欧洲统一市场指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没有经济边界,商品、人员、劳务、资本完全自由流通的市场,欧共体成立时间是1967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只能说这一系列的交往有利于消除法德的意见分歧,但并不能说明其消除了意见分歧,故B项错误;题

15、干讲的是法德之间的交往,体现不出其国际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法德之间交往的频繁,有利于消除分歧,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10D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可知,为维护民族国家利益,欧洲走向联合,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超国家形态出现时,必然又有可能牺牲部分个体的利益。A项仅看到了民族国家利益对欧洲一体化的阻碍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西欧各国摆脱美国的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要意图不在于对欧共体领导权的争夺,故C项错误;要维护国家利益就要出现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而超国家的倾向又会影响国家利益,他们之间存在矛盾,故D项正确。11D双边文化协定只反映出德法对历史现实的认识部分达到一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官员有审定教材的权力,故B项错误;C项对历史教科书的修改是为了促进法德和解,而非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