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76461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 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C题干中“极大

2、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体现出牛顿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思想,而非仅限于法国,故A项错误;牛顿力学产生于17、18世纪,而文艺复兴运动则是1417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错误;题干中“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体现出牛顿革命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运动早于牛顿革命,故D项错误。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3、C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确立,不是现代物理学,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与材料中的宇宙运行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说明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客观,故C项正确;D项属于现代科技的范畴,与材料中“中世纪以来”的时间不符,排除。3“小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但其随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小服其言。初叫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材料主要反映出()A进化论冲击中西方宗教思想B

4、中国儒家思想传入西方C启蒙思想推动中国教育变革D西方宗教思想传入中国A由“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可知主张是顺应时代才能长存,从“但其随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可知这一思想是与基督教不同的进化论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国儒家思想传入西方和中国教育的变革,故B、C两项错误;从“故各国儒士,均小服其言。初叫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可知,进化论思想主要在西方国家流行,故D项错误。4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

5、是()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B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化”,是指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取代,不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故B项正确;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个性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C项错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分别采用了煤、石油新能源,第三次工业革命以高科技为特征,没有使用新能源,故D项错误。5张芳在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中说:“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

6、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下面能够体现该思潮的作品是()A安娜卡列尼娜B格尔尼卡C等待戈多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反对理性,注重主观性和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与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相符,故D项正确。6下面是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期的著名作家及其国籍、生活年代和代表作列表。姓名生活年代国籍代表作华盛顿欧文17831859年美国皮

7、袜子故事集茹科夫斯基17831852年俄国俄国军营的歌手裴多菲17981855年匈牙利民族之歌和自由与爱情阿尔弗莱德维尼17971863年法国古今诗集和命运集以上作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B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C工业革命向欧美迅速扩展D启蒙思想家普遍感到失望C主要原因从经济方面考虑,经济原因是根本原因。A项和B项都是政治原因,C项是经济原因,D项是思想原因, 故C项正确。7某高三同学复习时,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的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放到一起寻找主题。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一项是()A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融合交流的东西

8、方文化B题干中并未体现民族文学,故A项错误;题干中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的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都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B项正确;题干中展示的是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故D项错误。8(2017梅州质检)某学者评论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通过这些扭曲滑稽的但却着实让人心酸的意象,我们从“变形”中看到了“正常”,从扭曲的社会中看到了其应有的模样。据此可知变形记属于何种流派的作品()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是在音乐和美术领域,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

9、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与题干中“通过这些扭曲滑稽的但却着实让人心酸的意象”不符,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这与题干“从扭曲的社会中看到了其应有的模样”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正是通过一些扭曲的变形让人们看到真实的一面,故D项正确。9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

10、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题干信息未能反映中国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状况,故A项错误;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B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10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文学艺术的又一个春天不包括 ()A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伤痕文学”“

11、反思文学”B出现了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等出色作品C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D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B邓小平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在改革开放后,其具体措施实际就是重新贯彻“双百”方针。茶馆蔡文姬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作品,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要求,故选B项。11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2、的成果D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准备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工科学生比例提高,政法科学生比例下降,说明政法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降低,故A项错误;50年代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重视工科,轻视人文学科,并非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故C项错误;50年代,新中国进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因而提高工科学生比例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故D项正确。12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材料表明()A这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B国家首次

13、提出了职业教育理论C传统的教育观念开始改变D劳动力缺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A“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材料中职业教育来为经济、社会和劳动就业服务即是其体现,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在大一统专制社会中表现为直接满足专制王朝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

14、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公元7世纪)到明末(17世纪)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材料二近代科学的诞生得益于许多条件,其中也包括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所起的作用,但它的思想根源来自希腊。希腊人不讲实用,为理论而理论,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希腊人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时隔一千多年后仍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充分显示出理论的力量,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放了生产力,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在16世纪和17世纪,先进的欧洲学者们创造了改变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和人

15、类生活的近代科学。18世纪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研究完全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科学技术的相互加速的循环机制。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与欧洲近代科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科技落伍于西方的原因及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给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9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中国古代科技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得出实用性强,不重视理论研究;根据材料一“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得出发展空间狭小,动力不足;欧洲近代科技特点根据材料二“近代科学的诞生得益于许多条件但它的思想根源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