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新扩散原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6196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创新扩散原理(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 业 推 广 学 Agricultural Extension,农业创新扩散是农业推广的一个核心问题。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是农业推广学的理论核心。 农业创新扩散的一般规律是农业推广的基本规律。,第二章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一、农业创新概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名家介绍: 埃弗雷特.M.罗杰斯,传播理论家,新墨西哥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系主任曾任国际传播协会会长,著有创新的扩散。本书研究了扩散的要素,扩散的研究史、扩散的贡献、创新的产生、创新的决策过程以及创新的属性和采纳率、扩散网络等。80年代著有硅谷热,一、农业创新概念,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美籍奥地利人

2、,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1939年他在其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一)创新的概念 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或事物。 (传播学角度) 熊彼得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学角度) 创新,即创造、革新;创立新事物。 科学-发现 技术-创新,一、农业创新概念,创新的五种存在形式: (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新技术或新

3、生产方法; (3)开辟新市场; (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 (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一、农业创新概念,创新的特性:,一、农业创新概念,相对优越性,一致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二)农业创新概念 农业创新:是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内的各方面成果、技术、知识、信息等对采用者而然是新事物的统称。 农业创新并不一定或并不总是指新的东西(事物),这种认识要因人而异。只要你认为特定的知识,信息,实用技术能够解决你生产,生活问题,你在主观上认为它是新的,对你适用,那就是创新。,一、农业创新概念,新的栽培方法,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接受,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即从信息获得到最终采用,要经历

4、一系列心理、行为变化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 不同研究者有各种理论: 三段论:认识试行采用 四段论:认识确信试行采用 或认识兴趣评价采用 五段论:认识兴趣评价试用采用(或放弃),按五段论进行分析: (1)认识阶段获得信息,感知信息存在,与自己的生产、生活相联系。 大众传播和集体指导是本阶段最常用的方法。,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接受,(2)兴趣阶段在认识基础上,一些农民可能对新技术、成果表现出兴趣,产生学习念头和学习行为,并初步考虑采用的规模、投资的程度及承受风险的能力,初步做出是否试用的打算。 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是帮助农民增强兴趣的有效方法。,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接受,(3)评价阶段新旧技术、效益

5、对比。农民在邻居、朋友或推广人员的协助下进行综合分析投入情况、预期效益、风险程度、市场前景等,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应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先期试验结果和组织参观,协助他们正确地进行评价,促使他们尽快做出决策。,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接受,(4)试用阶段为减少投资风险,一般进行小规模试验,投石问路。 推广机构应鼓励农民做试验以验证原来的试验结果。但要注意加强对农民试验方法的指导。,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接受,(5)采用(或放弃)阶段通过试用,农民权衡利弊,全面评价,做出决定。 若农民作出采用的决定,应注意方法示范和技术指导。,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接受,农民是一个异质群体,罗杰斯研究了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

6、这项创新过程中,开始采用的时间与采用者人数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的关系曲线呈常态分布曲线,并把不同时间的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 (1)创新者(先驱者)(2)早期采用者 (3)早期多数 (4)晚期多数(后期多数) (5)落后者,三、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比率、创新扩散与时间的关系,案例一:日本某地农民采用番茄杂交种的过程,不同采用者采用过程中各阶段时间差异,四、不同采用者在采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差异,案例二:美国某地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的过程,美国某地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开始年度及面积百分比,年度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采用人数,1934 20 2

7、9 42 67 95 100 100 100 16,1935 18 44 75 100 100 100 100 21,1936 20 41 62.5 100 100 100 36,1937 19 55 100 100 100 61,1938 25 79 100 100 46,1939 30 91.5 100 36,1940 69.5 100 14,1941 54 3,四、不同采用者在采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差异,创新先驱者与早期采用者从试行到全部采用,要花比其他采用者比较长的时间,而后期采用者虽然起步较晚,但从试种到全部采用仅需很短的时间。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原因: 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接受新事物很快,

8、但他们需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进行一系列试验、评价工作,同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成为大面积采纳的阻力。 随着试种的农民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给后来者一种吸引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创新(早期多数和后期多数)。 落后者对新事物接受太慢,既不亲自试验,又不轻易相信别人,只是在大多数人采用后才随大流采用,这时,生产上的一些客观条件相应得到解决,杂交种很快普及。,四、不同采用者在采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差异,上述结论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启示?,四、不同采用者在采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差异,信息来源: 大众传媒、小组接触、个别接触、邻居朋友、 商人宣传、自身经验等,五、信息来源对农业创新接受的影响,五、信息来

9、源对农业创新接受的影响,采用阶段与信息来源的关系,认识 感兴趣 评价 采用,邻居朋友 29.6 38.0 46.9 21.6,小组接触 24.1 25.4 26.2 21.0,个别接触 23.9 23.6 17.2 44.2,大众接触 14.9 10.0 5.6 8.0,商 人 4.4 2.4 3.5 4.7,自己经验 0.3 0.3 0.3 0.3,其 他 2.8 0.3 0.3 -,五、信息来源对农业创新接受的影响,唐永金等(1998)在四川省的调查,五、信息来源对农业创新接受的影响,唐永金等(1998)在四川省的调查,五、信息来源对农业创新接受的影响,六、农业创新的扩散,(一)基本概念

10、农业创新扩散:是指一项创新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者(或更广大的地区),使创新普及应用的过程。即创新采用人数的增加、地区的扩大。,六、农业创新的扩散,(二)农业创新扩散方式,传习式扩散方式 接力式扩散方式 波浪式扩散方式 跳跃式扩散方式,七、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创新在农民群体中的扩散过程 农民群体的心理、行为的变化的过程 “驱动力” “阻力”,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强烈要求,传统观念的舆论压力、旁观者的冷嘲热讽、失败的危机,当驱动力阻力时,创新就会扩散开来,据有关学者研究,农业创新扩散过程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一)突破阶段 农村中一些专业户、科技示范户

11、、农民技术员,文化素质高,改革意识强。往往率先带头搞试验。(不怕何惧敢于宁可爱拼) 一旦试验成功,率先试用,就会实现零的突破,示范他人。因此,这是创新扩散必不可少的一步。,七、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二)紧要阶段(关键阶段) 革新派人物试验过程中,不同心态的农民都在“拭目以待”。一旦证实效果不错,一些积极派人物就会效仿采用,这是创新扩散的关键阶段。 有资料表明:一旦有10%-20%的农民采用创新,即使没有推广服务或发展措施的进一步支持,扩散也会持续进行。能否由“突破阶段”迅速进入“紧要阶段”,非常关键。,七、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三)跟随阶段(自我推进阶段) 随着创新成果日渐明显,除了先驱者、早

12、期采用者继续采用外,一些谨慎派人物也谨慎的差不多了,便跟随采用,出现“不推自广”的局面。(自我推进),七、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四)从众阶段(减退阶段) 当创新扩散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时,“特谨慎派”“迟钝派”被卷入其中,被动采用。当他们搭上“末班车”的时候,创新扩散过程即将要结束,新旧交替、扩散减退。,突破阶段; 紧要阶段(关键阶段); 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从众阶段(浪峰减退阶段),七、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一)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 从农业创新总体看,发展是永恒的,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长短是无限的(农业成果永远需要创新)但是对每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从突破减退,起跑冲刺,

13、时间上又是有限的。每一项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这就是周期性。,八、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与创新扩散曲线,(二)农业创新扩散曲线S型曲线,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农业推广工作,八、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与创新扩散曲线,(三)S型曲线揭示了3个规律,1、阶段性规律,1、阶段性规律 根据扩散曲线在不同时期的扩散速度、数量变化,可将扩散曲线划分为4个阶段:,(1)投入阶段(2)发展阶段(3)成熟阶段(4)衰退阶段,针对上述4个阶段,农业推广工作将进入相应的4个时期:,(1)试验示范期(创新引进试验示范成功),(2)发展期(示范成功推广规模达最大值),(3)推广期(推广规模稳定在高限值出现衰退迹象

14、),(4)交替期(旧的创新成果老化,基本停止使用新的创新产生),八、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与创新扩散曲线,一项农业创新在生产上的应用过程,实际就是:“昙花一现”、“花开花落” 的过程。 上述4个时期的特征是: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推广期, 更新在交替期。,八、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与创新扩散曲线,2、时效性规律 S形理论表明:一项农业创新的应用寿命是有限的。“生死交替”、“有兴有衰” ,衰退无法阻止,但可以延缓。 农业创新衰退,主要是各种因素“磨损”、“折旧”造成的。 (1)无形磨损:研制的创新成果,未及时推广,过期失效,被新的创新取而代之。 (2)有形磨损:创新成果的优良特性,随

15、着使用年限逐渐丧失。,八、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与创新扩散曲线,(3)政策性磨损:国家的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结构调整的变化,对某些农业创新的应用造成影响,使其早衰。 (4)价格磨损:主要由“剪刀差”造成的。剪刀差指什么?“谷贱伤农”。(良种高产,但喜肥,无人种) (5)人为磨损:由于推广方式、方法不当,使创新成果“夭折”“早衰”。,八、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与创新扩散曲线,3、交替性规律 新的创新不断涌现,新旧交替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这一规律给人们的启示至少有2点: (1)不断收集创新成果,推陈出新,避免“青黄不接”即在一项农业创新未出现衰退之前,就应注意收集、引进、开发、储备新的创新项目,确保成果应用的连续性。(吃着看着),八、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与创新扩散曲线,(2)选择适当的“交替点” 因为交替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