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三章 烯 烃(1)

上传人:江****家 文档编号:61261863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三章  烯 烃(1)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三章  烯 烃(1)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三章  烯 烃(1)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三章  烯 烃(1)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三章  烯 烃(1)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三章 烯 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三章 烯 烃(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课程 Organic Chemistry,第三章 烯 烃(1),3.1 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一. 烯烃的结构: 1. 双键碳原子及其上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烯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C=C)的烃,为不饱和烃。 通式:CnH2n 官能团: -C = C- 不饱和度(UN)=1+nC (nH nN) / 2,碳原子杂化示意图,乙烯分之中的CC 键,2.sp2杂化: 如:2HC=CH2,其中C原子为sp2杂化: 价键法:,分子轨道理论: 键比键能量低26,形成了5个键.,C-C单键的键长:0.154nm, 键能:345.6 kJmol-1 C=C 双键的键长:0.134nm ,键能:610

2、.9kJmol-1 (小于单键的两倍) 从键能来看,双键更易断裂,即:反应性质 活泼,键角 120 0,乙烯分之 键示意图,键具有自己的特点,由此决定了烯烃的化学性质: (1) 键没有轴对称,因此以双键相连的两个原子之间不能再以C-C 键为轴自由旋转, 如果吸收一定能量,克服P轨道的结合力,才能围绕碳碳旋转,结果使键被破坏。,(2) 键由两个P轨道侧面重叠而成,重叠程度比一般键小,键能小,容易发生反应。 (3) 键电子云不是集中在两个原子核之间,而是分布在上下两侧,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较小,因此电子有较大的流动性,在外界试剂电场的诱导下,电子云易变形,导致键被破坏而发生化学反应。 这样含有碳碳

3、双键的化合物就有可能产生顺反异构 (即几何异构),3.2 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3.2.1 同分异构现象 烯烃的异构:,碳架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 几何异构(顺反异构),例如:,3,3-二甲基-1-丁烯 3-丙基-1-己烯,官能团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中的位置不同 而产生的异构。例如:,1-丁烯 2-丁烯,立体异构:结构相同(碳架),分子中原子或基团 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不同。,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也称为几何异构。(以后还会讲到另一种情况,环状化合物) 例如:,顺-2-氯-2-丁烯 反-2-氯-2-丁烯,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 的为顺式异构体

4、。 反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分别在双键两 侧的为反式异构体。 顺反异构体产生的条件: 分子不能自由旋转(否则将变成另外一种分 子); 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连有相同的原子或基团;,烯烃的键的旋转受限,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也称为几何异构。(以后还会讲到另一种情况,环状化合物) 例如:,顺-2-氯-2-丁烯 反-2-氯-2-丁烯,构 象:由于单键可以自由旋转,使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产生不同的排列。 构 型: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这种排列的相互转化必须通过键的断裂和生成。构型不同可导致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结构相同(碳架),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相对位

5、置不同。 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也称为几何异构。(以后还会讲到另一种情况,环状化合物),构型和构象概念,3.2.1 命名,1. 普通命名法:基本原则同烷烃一样。只要把名称中的“烷”改为“烯”即可。 2. 系统命名法:同烷烃类似。 选主链:选含有双键的碳链作为主链; 编号:从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书写:把双键中碳原子位号较小的编号写在名称“烯”的前面。 “顺/反”词头加于异构体全名的最前面,顺-2,3-二甲基-1,4-二氯-2-戊烯 反-1-氯-1-溴-2-丁烯,但是,如果双键上四个取代基均不相同时,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例如:,对复杂烯烃的几何异构,应用

6、Z、E命名法: 按照次序规则,两个双键碳上次序较大的原子或基团在同一侧的称为 Z型; 按照次序规则,两个双键碳上次序较大的原子或基团在两侧(相反方向)的称为E型。 Z:德文,Zusammen,在一起之意; E:德文,Entgegen,相反之意,E-3-甲基-4-异丙基-3-庚烯,Z-2,3-二甲基-1,4-二氯-2-戊烯 E-1-氯-1-溴-2-丁烯,Z-2-氯-2-丁烯 E-2-氯-2-丁烯,例如,Z、E命名法一般与顺反命名法相一致,比如上面几个例子。但也有不一致的。 例如:,如按顺反命名应该为:顺-3-甲基-2-戊烯 按Z、E命名法应该为:E-3-甲基-2-戊烯,如果分子中有两个以上双键时

7、,并且双键的每一个碳上均有不同的两个原子或基团,这种情况在命名时,每一个双键都要进行顺反或Z、E说明。 例如:,(2E,4E)-2,4-己二烯,Vinyl group,Propanyl group,Allyl group,Methylene Ethylene Isopropylene,p.52,3.3 烯烃的物理性质,同烷烃相似: C2-C4为气体,高级烯烃为固体; 熔点、沸点和比重随 分子量的增大而上升,比重 烷烃:一般顺式 方式 原因:杂化轨道中S成分高,吸引电子能力强; 烯烃为SP2杂化(33%S),烷烃为: SP3(25%S) 所以: Csp3 Csp2 键 电子云分布不均匀, 由Cs

8、p3 指向 Csp2 键,P 53 表3.1,3.4 烯烃的反应,CC 的电子裸露于外,可提供e,具碱性 容易受到缺电子试剂:酸 E(亲电试剂)的进攻; 容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两个新的键,得到饱和烃烷烃。,3.4.1 烯烃的加成反应,催化加氢: 在催化剂 Ni、Pt、Pd等催化剂作用下,烯烃可以与氢进行加成反应。 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为顺式加成,得顺式加成产物,发热(新键生成);无催化剂不进行,表明活化能高。,烯烃的催化氢化反应,例如:cis/ trans-2-丁烯的催化氢化反应:,2-丁烯的氢化热和稳定性,例:顺式加成:,如果存在空间效应,则H的加成从位阻小的方向进行,2 加卤素,特点:反

9、应分步进行 第一步:亲电试剂加成 第二步:负离子试剂反式加成;最终得到反式加成产物。得到邻二卤代烷烃 体系中的其它负离子也可得到相应的产物(副产物),数量由活化能及负离子的量来确定。,主要是与氯和溴的反应。氟反应太剧烈,容易发生分解反应,碘与烯烃不进行离子型加成反应。得到邻二卤代烷烃 Br2的加成反应一般用CCl4作为溶剂,出现的现象为溴的颜色褪去。 此反应反应速度快,现象非常明显,因此 常用于: 双键的鉴别。,1)X2的活性: Cl2 Br2 I2 (F2过于猛烈),Br2/CCl4溶液常用于烯烃的检验. 溴的颜色褪去(红棕色消失):阳性反应,2)对反应机理的研究:,把乙烯和溴分别与水、氯化

10、钠溶液、甲醇混合在一起发现有如下反应:,根据以上的事实给出如下的解释:反应分两步进行 : 亲电试剂 Br形成环正离子过度态:(慢),亲核试剂 Br- 反式加成(快)得到产物(反式):,Br- 从背面进攻,从而得到加成产物。对于上述反应的立体分析如下: 从分析可知得到同一产物。同样OH-、Cl-也可从背面进攻得到相应的产物。,上述反应历程即为亲电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反式加成: ( C+活性中间体生成了更稳定的环卤鎓离子 ),例如:,取代基不同的Z,E异构体,以上反应是由亲电试剂(溴正离子)进攻烯烃C引起的,叫做离子型的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C=C上电荷密度高,反应速度快: 各种烯烃加Br2相对反应

11、速度(V),即烯烃C=C上的取代基为给电子基团时,可使溴鎓正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提高,加成反应有利,速度加快;反之,中间体不稳定,速度减慢。,当烯烃C=C上的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时,正电荷更集中,亲电加成反应不利,速度减低。 相反,可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如当取代基 GHC=O,-CO-R,-CN,-NO2等吸电子基团时:,Nu : 亲核试剂, E 亲电试剂,诱导效应:分子中电负性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作用(影响)而引起分子中电子云沿着化学键(键 or 键)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 表示:I -I: 吸电子诱导效应 +I: 推电子(或供电子)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的大小与取代基的电负性大小有关,并随着取代基的距离不断增加而快速减弱:一般相隔3个 键 ,作用几乎为 0 取代基诱导效应大小顺序如下:,一般: R取代基(烃基),为提供电子的 I,诱导效应:分子中电负性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作用(影响)而引起分子中电子云沿着化学键(键 or 键)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 表示:I -I: 吸电子诱导效应 +I: 推电子(或供电子)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的大小与取代基的电负性大小有关,并随着取代基的距离不断增加而快速减弱:一般相隔3个 键 ,作用几乎为 0,第三章 练习1(p71),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