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50585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新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新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新版)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陋室铭知识点归纳一.主题:陋室铭通过对所居住的“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二.作品作者简介: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选自全唐文。三.题目解释: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四.重点字词解释。五.文末提出“何陋之有”,即陋室不陋,请说明理由: 人品高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

2、恬静) 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六.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的写法(2)反向立意的构思(3)对仗工整,押韵(4)采用类比的手法,让文章更生动(5)立意新颖,不落俗套(6)用典,引用名人语录。(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7)山水起兴七、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押的韵是:ing八、.内容理解表现陋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提挈全文大意的词:德馨。拿陋室与古代贤人“名人”相类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

3、室,惟吾德馨。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本文写法:托物言志 作者情感: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本文对偶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3、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4、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

4、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1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6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7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九、简答题。1、 文章开头的手法及作用?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暗示陋室不陋。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3.作者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类比,以证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

5、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4、文章写“孔子云:何陋之有?”的目的是什么?此处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前文“惟吾德馨”遥相呼应。证明“陋室”“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表明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5、全文分三层。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6、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6、答: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8、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答: 绿色,青色,美,景色别致幽雅(幽)9、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答: 鸿儒 ,无白丁(雅)10、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答: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适)11、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

7、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用反面虚写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13、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14、“无丝竹之乱耳”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答:表现了作者对那些庸俗官僚的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和厌恶。15、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十、拓展延伸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

8、,你有什么看法? 示例: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从中可以看出士人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清高独傲的思想倾向。2、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

9、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4、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

10、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5、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6、.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7、你还能说出哪些安贫乐道、节操高尚的名士?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8、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