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47286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9课 改革开放课 型:新授 年 级:八年级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伟大的实践来自伟大决策;伟大的理论来自伟大的实践;伟大的理论反过来指导伟大的实践。二、课程标准了解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及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作用。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知道国有企业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文字、视频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地图的利用、掌握,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对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学习,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了解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教师: 这首歌曲是在歌颂哪位伟人的丰功伟绩?学生:邓小平教师:1979

3、年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的是那一座城市?反映了自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的什么政策?学生:深圳。改革开放政策。(设计意图:用歌曲的形式导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进入学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这个政策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学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 、抚今追昔走近“小岗”展

4、示:小岗村村民居住地茅草屋、小岗村村民住上了楼房照片小岗村孩子在田里拾荒、小岗村村民欢度春节照片 小岗村农民使用简陋的工具耕作、小岗村实现农业机械化照片教师:3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教师:没错,是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变,缔造了全新的小岗村,富足的新中国。二、对内改革从农村到城市教师:农村的改革最先在哪个地方实行的?学生:安徽凤阳小岗村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展示: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

5、边。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材料二 改革前的凤阳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教师:改革以前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学生:政社合一,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缺少自主权,积极性不高。(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分析两则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改革以前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教师:从1958年到1978年,小岗村没向国家交过一粒粮。每年打场的场磙子一停,社员们便拉上要饭棍儿去流浪, 1978年夏秋之际,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降临安徽大地,受灾农田高达6000万亩。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中共安徽省委在万里领导下出台了一个

6、“借地度荒”的决定。展示:凡是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鼓励多开荒,谁种谁收,国家不征粮食,不分配生产任务。 -党史纵览2008第三期教师:从生产组织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看,与以前“人民公社”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教师: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严宏昌与另外两名队干部严俊昌和严立学壮着胆子,给每户多分了一些自留地。秋后算账,每家一亩自留地的产量,竟比队里20亩地的产量还要高。于是严宏昌明白了,小岗村的土地并不是不长粮,关键是体制限制了人们的积极性。在反复征询了各家的意见后,队干部决定把所有的土地都分到各家各户。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农村第一张分田合同。展示:红手

7、印(小岗村的责任承包书)照片1978年12月24日夜里,安徽凤阳县犁园公社小岗村各家的户主在村西的严立华家召开了秘密会议。20户人家除有两户仍在江西要饭,有18户到场。会上社员们一致通过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如若成功,择时向党如实汇报,如遇其他变故,全部责任由干部们承担。干部们要是为此坐牢,各家要轮流送牢饭,若被杀头,各家也要负责将其子女抚养到18岁。最后严宏昌在一张计工用的纸上写下了生死契约。1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各自的名字,并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几天后,土地便在悄然无声中分下去了。探究:1、看到这个契约,你知道小岗村的村民要干什么吗?2、当时的政府,对待分田是一种什么态度?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3、

8、坐牢杀头,说明分田非常危险,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4、如不成,就是说还有成功的可能,这个可能性在那里?教师:学生回答后指出:残酷的现实逼得善良朴实的农民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同命运抗争。那么,他们抗争的结果是什么呢?展示:小岗农民苦干一年,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20倍。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六分册教师:“大包干”第一年就显出了成果,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5年的总和,人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邓小平1980年5月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讲话中说:“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

9、翻身,改变面貌,“值得研究”。小岗村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98年9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小岗村视察,他说:“开创和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首先是在农村开花结果的,而农村的改革又始于小岗村。”两代领导人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小岗人在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展示: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02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材料二 改革后的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垮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教师:上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三年垮了三大步”证明了什么?学生: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正确的。(设计意

10、图:选用农村改革中最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前后对比,让学生深刻感受农村改革的成功。)教师: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展示:乡镇企业图片教师: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艰难中拉开了序幕。展示:材料一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2008-09-06材料二 当年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上班八点钟来,九

11、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教师: 当时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这种问题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学生: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企业没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教师:假如你是当时的总经理,你将如何改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讨论交流后回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展示: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教师:海尔集团(前身为青岛电冰箱厂)由一个亏空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品牌,今日海尔辉煌的业绩证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三、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先行教师:首先开放的地区是哪里?结果怎

12、样?同时列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地方?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在这些特区里,其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学生:深圳。 展示: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照片(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资源,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对外开放的成就。)教师:这些特区为什么会发展的这么快?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特区的成功为加大开放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使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展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教师:请同学们结合上图,说说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地图,理解对外开放格局。)四、成就卓著图片感受教师: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浦东贸

13、易区、2007年的深圳湾、龙年春节大明湖门口、厦门五缘桥、神舟飞船发射成功、航空母舰“辽宁舰”教师:联系生活,谈谈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那些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交流,了解改革开放方针取得的成就,认识改革开放方针的伟大意义。)教师:2010年我们迎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胡锦涛主席说“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展示:李克强总理漫画像教师: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报告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

14、果,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我们的辉煌,创造我们中国的辉煌。播放:歌曲歌唱祖国。(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自豪、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之情。)六、课堂检测:材料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1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2.、材料2中的“大包干”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什么情绪?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七、板书设计第9课 改革开放一、抚今追昔走近“小岗”二、对内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