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47121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新时期的中国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和科技竞争的新特点作出前瞻性的决策,制定发展高新技术的863计划,为21世纪的我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863计划的开展,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我国863计划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二、课程标准:知道 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

2、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863计划,掌握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正确面对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培养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863计划的制定。难点: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我国高速列车的图片并播放高速列车高速

3、行驶的视频教师:同学们通过图片和短暂的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太漂亮了,太快了,太震撼了!教师:它不仅具有美观、大气、动感的外表而且还拥有高速度,高技术,它大大加快了我们的出行速度,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同学们,还能找出几个高科技影响我们生活的例子吗?学生:根据自己预习和搜集的高科技材料畅所欲言。过渡:当今高科技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建设,无处不闪耀着科技的光芒。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去领略高科技的神奇魅力。(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高科技让学生知道高科技就在我们身边,增强他们对高科技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教师引领,自学探

4、究一、高瞻远瞩绘蓝图863计划1、时不我待握机遇启动863计划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到了7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新阶段,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层出不穷,各国科技竞争更加激烈。为此,许多大国纷纷出台了科技发展规划,都有哪些呢?学生: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展示: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图片“让我和你们一起来对有希望的未来做个展望,就是制定一项计划,用防御性措施来对付可怕的苏联导弹的威胁我呼吁诸位科学家们你们能把自己伟大的才能用于和平,给我们找

5、出使这些核武器丧失威力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可以拦截和摧毁飞行中的战略核武器的高级防御武器,就可以对未来抱有更加光明的希望”。里根教师: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各国的激烈竞争,将残酷的选择摆在了我们面前。中国应该如何选择呢?学生:发展高科技。(设计意图:层层设问,展开话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1986年3月,一封由王大珩执笔,四人签名的建议书被送到了邓小平处。四位老科学家情系民族科技的振兴,联名写信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高科技。邓小平充分认识到发展科技的重要性,高瞻远瞩果断决策,批复给予100个亿为期15年的长远规划。展示:四位老科学家的图片材料一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不甘落后。

6、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 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材料二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986年3月5日邓小平(设计意图:感受四位老科学家殷殷爱国之情以及对国家领导人英明决策的敬佩之情。)教师:发展高科技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当时,我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搞高新技术的研究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交流,之后展示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863计划纲要选择那几个领域作为研究的重点呢?学生

7、:依据教材回答。展示:方便学生记忆的打油诗“863”成就大,生物航天自动化。信息激光新材料,能源海洋也开发。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打油诗提高学生兴趣,方便学生记忆。)2、见证奇迹的“魔术师”感受863计划展示:无籽西瓜、天宫一号、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华光激光照排系统、当代毕生王选、自动化技术、“绿色电池”镍氢电池、新材料纳米材料、海洋高技术海底地形地质探测教师:讲解取得的巨大成就(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教师的讲解了解高科技的神奇魅力,并对这八个领域再次形成印象,强化记忆。)教师: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科技领域共资助项目5200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

8、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师: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学生:科学技术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创造巨大的生产力。教师: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二、“小窗口,大世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师:对于网络同学们都不陌生,谁能说说网络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学生:畅所欲言,回答问题。教师:网络的作用可真是大啊!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悄然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是网路是一把双

9、刃剑,正利用好网络,我们的生活受益无穷,错用了它也会让我们掉入无底的深渊。展示: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身受其害的图片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中国中学生联盟网教师:图片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沉迷于网玩游戏,不仅影响学习,身体健康,还抢劫,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教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呢?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播放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视频。展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

10、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设计意图: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自然。通过触目惊心的资料让学生看到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上网意识。)(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教师: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已经享受到了新科技带来的许多福利。这真得感谢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以及老一辈科学家为了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而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863计划让我们认识和体会到了什么是高科技,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可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尽管

11、有所提高,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你们任重道远,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们需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收知识,丰富自己,不断创新。六、板书设计: 1、时不我待握机遇启动863计划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一、高瞻远瞩绘蓝图863计划 2 、见证奇迹的“魔术师”感受863计划 二、“小窗口,大世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七、测验题目:完成历史助学。八、教学反思: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在教材的处理上将本课整合为两部分:一、高瞻远瞩绘蓝图863计划,二、“小窗口,大世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把握863计划,我将863计划这一知识点分解为两个小知识点即:时不我待握机遇启动863计划;

12、见证奇迹的“魔术师”感受863计划。在导入环节以经过我们枣庄的“和谐号”CRH380动车组为切入点,以其美观、大气、动感的外表和风驰电掣的速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学生身边的高科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习863计划的八大领域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863计划的八个领域我采用图文结合和歌谣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并在感受863计划这一环节中得到了加强。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时让学生从沉迷于网络的危害的图片和材料中深切感触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从而形成正确的上网意识。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在处理课堂小结,提炼升华这一环节时有些仓促,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