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31409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图形的变化,第24课时 视图与投影,中考考点清单,考点1:投影,考点2:三视图(高频),考点3: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视图与投影,1. 投影:光线照射物体,会在平面上(如地面、墙壁)留下它的影子,把物体映成的影子叫做投影 2. 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如:阳光下树影的形成 3. 中心投影:从一点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如:灯光下物体影子的形成,投影,考点 1,1. 三视图的概念: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影线与投影面互相垂直,就称为正投影 (1)主视图:从_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2)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3)俯视图:从_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2. 三视图的画法:主视图与俯视图

2、要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要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要宽相等,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部分画成虚线,正面,上面,三视图(高频),考点 2,3. 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4. 计算组成几何体的小正方块个数的方法 首先可由俯视图来确定几何体的最底层形状(打基础),再由主视图在俯视图的基础上累加小正方块(疯狂盖),最后由左视图来排除多余的小正方块(拆违章),1. 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矩形,扇形,正方形,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考点 3,2. 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类型 立体图形的折叠:一个几何体能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这个平面图形就可以折叠成相应的几何体,展开与折叠 是一对互逆过程,常考类型剖析,例

3、1 (2016成都)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小 立方块搭成,它的俯视图是 ( ),C,三视图,类型 一,【解析】从上往下看,该几何体有两排,每排都有两个小 正方形,故选C.,拓展1 (2016金华)从一个边长为3 cm的大立方体挖去一 个边长为1 cm的小立方体,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 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 ),C,【解析】左视图是从物体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面 看可得:右上角有一个边长为1 cm的小正方形,由于看 不到,所以用虚线画小正方形,A选项中是实线,错误; D选项中的边长大于 1 cm,错误,故选C.,例2 (2016百色)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 该几

4、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_,5,还原几何体的相关计算,类型 二,【思维教练】根据俯视图可以确定最底层小正方体的个 数,再根据主视图可以判定第二层至少有几个小正方 体,最后根据左视图可以直接确定第二层小正方体的 个数,然后两层小正方体的个数相加即可得解,【解析】首先以俯视图为基准,分别编号1,2,3,4(如解图所示),再根据主视图,可以确定3号和4号位置都只有1个小立方体,1号和2号位置至少有一个位置有2个立方体;再看左视图,可以确定1号位置有2个立方体,2,3,4各有1块立方体,所以,组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2111=5.,拓展2 (2012衡阳)一个圆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圆 锥的底面积为 ( ) A. 30 cm2 B. 25 cm2 C. 50 cm2 D. 100 cm2,B,【解析】由左视图和主视图可以知道此圆锥底面圆的直 径为10 cm,则半径为5 cm,所以此圆锥的底面圆的面 积为25 cm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