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2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9238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2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2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2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2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2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2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课件2 岳麓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元朝的统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35课 元朝的统一局面,【知识管理】 知识点1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边疆开发 民族融合:在元朝政府主持下,许多 经典、史籍等汉文著作被译成蒙文等各族文字;大批 前往边疆,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等族人民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儒家,汉人,蒙古,回回民族形成:一些元代来到中国内地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因为共同信奉 教,同各族信众一起,逐渐形成了 民族。,回回,伊斯兰,知识点2 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宣政院职能: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掌管全国 和 地区的军政事宜。 意义:吐蕃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这标志着今 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管理方式

2、:采用 的方式管理吐蕃。 首任长官: 。,佛教,吐蕃,西藏地区,政教合一,八思巴,管理措施及作用:在吐蕃地区设有各级行政机构,并派驻军队,还清查户口,设置驿站;这些措施对于贯彻 、维护元朝对 地区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西藏,中央政令,知识点3 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元朝运河:,粮食,京杭,济州,会通,通惠,政治,经济,概况:元朝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与水路交通发达,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西方的传教士沿着传统的 来到中国,再从 乘船离开中国。,丝绸之路,泉州,【基础过关】 知识点1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边疆开发 1.元朝的统一局面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下列关于元朝民族关系说法有误

3、的是( ) A把儒家经典、史籍等著作译成蒙古等各族文字 B大批汉人前往边疆 C元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D蒙古等族人民大量迁入内地,C,2.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苗族 B回族 C满族 D壮族,B,知识点2 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4.元朝时中央政府设置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三司 C巡检司 D宣政院,C,D,5.宣政院管理吐蕃的方式( ) A和亲 B政教合一 C军政合一 D会盟 6.宣政院

4、的第一任长官是( ) A八思巴 B铁木真 C松赞干布 D文成公主,A,B,知识点3 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7.元政府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江南的粮食等物资北运的问题 B为了缩短京杭之间的航线 C便于皇帝到南方巡游 D促进对外贸易的开展,A,8.意大利马可波罗行纪:“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材料中刺桐指的是( ) A广州 B漳州 C福州 D泉州,D,能力提升】 9.“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元朝出现这一情况反映的是( ) A民族融合 B行省制度 C国家统一 D人口的流动 10.元朝管理吐蕃的措施有( ) 设立驿站 派驻军队 清查户口 建立各级行政机构 A B C D,A,D,(1)上图A是元朝运河的起点,该点地名是 。B点是其终点,该点地名是 。 (2)图上C、D是元朝新修的两段运河的名称,其中C是 ,D是 。 (3)元朝运河的开凿都起了什么作用?,缩短了京杭之间近千米的距离,为南北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将国家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连接了起来,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杭州,大都,会通河,通惠河,【直击中考】 12.(菏泽中考)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设立驻藏大臣,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