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1855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信息归集与命题 预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一、信息归集1.命题要求的变化(1)变化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地理和前几年相比,对高考影响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考试形式与结构文综试卷结构将原来的“第卷(选择题 140分)” “第卷(非选择题160分)”改为“第一部分(必考题 275分)” “第二部分(选考题 25分)” 考试范围与要求将往年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中的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删去了,变为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2个模块

2、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2)解读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作为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延伸,即使不作为单独的选修模块,也可能会在11个单选题或者2道大题中有所涉及。所以,该部分虽然在选修中删除,必修模块中仍然可能会有所涉及。由于本身的溯及力较广,该部分的讲解可以覆盖必修选修,该模块也是好多学生重点训练的模块。2017年考纲缩小了选择范围,删除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原来相对冷门的“环境保护”模块则会引起重视,近些年来该模块问题设置难度有增加趋势。“环境保护”作为与我们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自然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近几年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各种新型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鉴于环境问

3、题的多样性和产生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在解答该部分的时候就要求有更多的社会生活常识以及连贯的逻辑思维,这对于考生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能力要求上的提升。 在新课改逐步全国推广的背景下,全国高考文综地理的主导方向就是力求稳定。说明高考对考生地理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尤为突出,即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符合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的需要。2. 高考考情报告(1)试题结构近些年来高考试题结构一直保持稳定,必答部分有选择题11道(44分),非选择题36题(22分)、37题(24分)共46分;选答题在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4、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10分),在今年高考文综试卷中地理学科将删除“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2)特点分析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2016年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和方向都是高中地理的核心主干知识和四方面的能力。如气候问题、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等,都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主干。在每个重点知识模块的选点命题又以核心知识为主。突出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考查。绝大多数考题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立意十分明显,尤其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突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将“人地协调

5、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确定为地理核心素养。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回看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地理核心素养”已在试题中闪耀着光芒,指引着中学地理教育的“课改”方向。二、命题预测(一)主干知识考查。天气与气候、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

6、异性、工农业生产、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等主干知识点仍将是2017年高考的热点。高考热衷于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多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明白,无论怎样变形变式,都能把握知识的实质。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的时候,多想一步,主动拓展知识,举一反三。例题1: 2017届全国大联考卷(四)云南蔬菜品种丰富,绿色生态口感好,是全国重要的夏秋补淡蔬菜基地。云南定位于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蔬菜生产、加工、交易中心。据此回答13题。1.云南成为全国夏秋补淡基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市场 B.地形 C.技术 D.光照2.江浙一带夏秋季节往往进入蔬菜生产淡季的原因是 A.市场消费萎缩 B.灾害天气多发 C.

7、灌溉水源不足 D.蔬菜不易保存3.云南省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蔬菜交易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生态 B.完善交通 C.改良土壤 D.拓展市场1.B 【解析】夏秋季节云南省蔬菜此时能够供应全国,而全国处于生产淡季,显然是由于云贵高原海拔高,热量相对不足,致使蔬菜成熟推迟。所以选B。2.B 【解析】江浙一带夏秋季节蔬菜市场消费萎缩明显错误;江浙一带水资源充足,因而灌溉水源不足不合理,蔬菜不易保存不是该地蔬菜生产淡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夏秋季节多自然灾害。所以选B。3.D 【解析】蔬菜交易中心主要面向东南亚、南亚,人口众多,主要目的是拓展蔬菜的消费市场,所以选D。(二)地理空间定位。就是地理学

8、科的“特质”,知道“在哪里”始终非常重要。地理学习要求考生头脑中装有世界与中国的“格局”,重要的经纬线及大陆、国家轮廓都要熟悉。高考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注意宏观与微观的转换,通过提供有用的定位信息,考查快速定位能力。例题2:2017届冲刺卷(三)塔希提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全年平均气温在27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毫米左右,但岛屿南部比北部降水多。读塔希提岛位置图,回答79题。7. 塔希提岛 A位于南印度洋海域B地表植被以稀树草原为主 C按成因属于火山岛D河运便利的河口处多聚落8. 塔希提岛南部与北部降水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南部 A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B长期受盛行西

9、风控制 C沿岸有暖流的增湿作用D经常有对流雨的影响9.若有一架客机从帕皮提沿最短航线飞往法国巴黎,则该航班的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东南飞 B一直向东北飞 C一直向西北飞D先向北,再向南 7.C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塔希提岛位于南太平洋;由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森林茂密;该岛中部海拔高,地势陡峻,属于火山岛;河流流速快,河运条件差。8.A 【解析】由纬度可知,塔希提岛处于东南信风带,南部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北部处于背风坡,因此南部降水多于北部。9.B 【解析】飞机的最短航线是经过球心大圆的劣弧部分,由帕皮提与巴黎的相对位置可知,飞机一直向东北方向航线属于最短航线。(三)地理图表。2017

10、年选择题中等值线图、统计图、景观图、示意图出现的概率较大。2个必考综合题分别以世界和中国的小区域地图为背景。图像考查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求考生从图像类型入手,穷尽图中信息,正确理解命题者意图。图像信息的给予方式也不一样,或显或藏,需要大家与问题相结合,抓准利于解题的直接信息,通过读图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快速解题。例题3:2017届抢分卷(六)我国的几何中心位于(10350E,36N)。读19842013年中国经济重心演变轨迹图,完成56题。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界首市安徽省河南省1984198819911995200320092013 1145841 1152542 332929 323108 淮滨

11、县 5.由图中信息可知 A图示时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B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C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几何中心的西南方向 D2003年2009年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差异较小6.导致我国的经济重心在19841995年迅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技术进步 C市场需求 D国际经济形势 5.D 【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和我国的几何中心可知,我国东西方向的区域差异要大于南北方向,选项A错误;秦岭淮河的纬度范围大致位于32N-34N之间,选项B错误;我国的经济重心大致向南移动,选项C错误;根据我国的经济重心的地理坐标可知,2003年2009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距离

12、很短,说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缩小,区域增长格局较稳定,选项D正确。6.A 【解析】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促进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导致19781995年我国的经济重心快速向南移动,故选项A正确。例题4:2017届模拟卷文综(四)界某地区降水量和径流水深(指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上指定断面的径流总量除以该断面以上的流域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1314题。0102030405060020406080100123456789101112月份水深/mm降水/mm1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巴西高原 B.

13、中亚地区 C.五大湖沿岸 D.西欧地区14.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最可能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13.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知识点。该地区年雨量在400左右,且该地区径流量在1月断流,径流峰值明显滞后于雨季时间,应该为融水型径流峰值,即冰雪融水为该河流主要补给方式,因此四个选项中,最有可能位于中亚地区。14.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知识点。该地降水在冬半年略多,但春季较为明显,由于1月径流量为0,说明最低温在0 以下,排除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在夏季,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且以冰雪补给为主

14、,最可能为温度大陆性气候。(四)新的概念的建立与准确理解。高考试题常以新的情境呈现地理概念,对于考生而言都是从未接触过,有些是科学实验成果,有些是研究报告最新数据,通过介绍概念引导考生学习新知识,从而引发对概念的思考与理解,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例题5:2017届冲刺卷(一)特朗伯集热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冬季白天,在集热墙与外层玻璃之间的空气被加热,通过集热墙顶部与底部的通风孔可以向室内对流供暖。夜间在集热墙和玻璃之间设置绝热层,墙体本身的储热则可向室内辐射供暖。在夏季的白天,在集热墙和玻璃之间设置绝热层,玻璃窗的顶部和底部的通风孔均开启。夜间,将墙体外挂的活动绝热窗帘等绝热层移开,使特朗伯墙的墙体向室外辐射散热,得到冷却。读特朗伯墙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