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1593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自然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规律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1.由H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A.一路逆水 B.航向为东北C.一路逆风 D.航向为东南2.P、L两地的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P地全年温和湿润B.P地各月降水差异较大C.L地夏季高温多雨D.L地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3.Q地比H地()A.正午太阳高度大 B.7月黑夜时间长C.日出时间相同 D.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答案1.D2.A3.B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向,可知该区域为南半球,甲海域位于西

2、风漂流带上,从H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航向为东南方向,H附近海域处于西风带上,南半球吹西北风,所以一路是顺风顺水。第2题,根据上题可知,P、L两地位于南美洲,P靠近太平洋,L靠近大西洋,P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各月降水量较均匀,L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第3题,Q地位于南极大陆上,纬度高于H地,所以Q地正午太阳高度小,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7月南半球为冬季,纬度越高黑夜越长,即Q地7月黑夜时间长,Q地位于H地的东侧,日出时间早。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读图完成45题。4.该地理现象是()A.地震 B.赤潮C.石油泄漏 D.台风或

3、飓风5.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A.比的夜长变化幅度大B.日出时间比早C.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D.自转线速度地大于地答案4.D5.A解析第4题,该地理现象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特别是热带、副热带海区。与地震的分布规律不同,A错。赤潮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B错。石油泄漏发生在沿海开采区或海上输油线沿线地区,不会分布在大洋内部,C错。最符合的是台风或飓风现象,D对。第5题,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北半球是冬季,比的纬度高,夜长变化幅度大,A对。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长从南向北递减,日出时间也推迟,所以日出比晚,B错。地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小,C错。纬度越高,

4、自转线速度越小,所以地小于地,D错。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读“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地形关联图”,回答67题。6.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A.华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7.该河流下游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是()A.荒漠化加剧 B.水体污染严重C.水土流失加剧 D.咸潮危害加重答案6.B7.A解析第6题,根据上图可知,基流系数随着温度、海拔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该地区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为高山的冰雪在温度越高的时候融化越多,河流的基流越多,基流系数越大,根据提供的四个选项,可知我国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最可能位

5、于我国西北地区。第7题,根据上题的结论,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若该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下游水资源变少,地下水位下降,下游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就会加剧。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容易垮坝。读图,回答89题。8.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A.abc B.bca C.bac D.cba9.与图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C.东北地区 D.内蒙古高原答案8.B9.A解析第8题,b已被淹没,故b受影响最大,c位于堰塞体下游

6、,也将面临较大的危险,a位于河流上游,故影响最小,选B。第9题,此处村庄位于河谷,与青藏高原地区聚落因热量较多而分布于河谷相似。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A. B.C. D.11.季风盛行时()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答案10.C11.A解析第10题,季风为东亚的西北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季风和季风的形成都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有关;季风的形成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有关。第11题,季风盛行时,正

7、值北半球夏季,据此判断各地理事象正确与否。读“世界主要滑雪场分布图”,回答1213题。12.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于()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发达国家城市密集地区滑雪运动开展早的地区A. B. C. D.1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滑雪场集中,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积雪厚度小纬度高,积雪时间长森林茂密,风景优美河流少,土地开发程度低A. B. C. D.答案12.B13.C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这些区域主要为发达国家,滑雪运动开展早,经济水平高,人们对滑雪运动参与兴趣高;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滑雪场并不多。第13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北

8、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多,冬季积雪厚度大;河流多;纬度高,积雪时间长,滑雪时间长;森林茂密,风景优美,可供游客游览。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1415题。14.该自然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有暖流经过,山地地形对气流有抬升作用B.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沿岸飓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D.受东南季风的影响15.该自然带在乙地区分布广泛的原因是()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平原面积广阔A. B.C. D.答案14.A15.B解析第14题,甲处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带。第15题,

9、乙处热带雨林带分布广可从地形、气候、洋流方面分析。但与秘鲁寒流无关。16.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分析A半岛的地势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2)图中1月份0等温线在B处发生较大弯曲的原因是什么?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试推测该等温线弯曲的程度会发生怎样变化,并说明原因。(3)描述A半岛山地雪线随坡向和纬度的分布特点,并分别解释原因。答案(1)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2)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弯曲程度减弱。原因:极地冰川融化加强,北冰洋海水流出,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从而降低此地温度。(3)随坡向:西坡雪线低,东坡雪线高。原因:西坡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东坡为背风坡,降水少。随纬度:纬度越高,雪线越低。原因:纬度越高,温度越低,融化量越少。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该半岛的地势变化可以依据水系特征进行判断分析;等温线的弯曲原因可从洋流的影响方面分析;山地雪线的变化可从坡向对降水的影响和纬度对热量条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