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19375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示范班)(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暮公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种现象表明( )A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B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C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据史书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

2、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材料最能说明商鞅变法( )A确立了封建统治秩序 B增加了秦国争霸实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3战国策秦策记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促进农耕经济繁荣C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中央集权制度4钱穆国史大纲中指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因军

3、功而受赏的土地5魏书食货志记载:“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该土地制度最终废弛是在()A北魏前期 B唐朝后期 C两宋之际 D元末明初6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 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 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融合81058年王安石

4、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A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B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C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9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损1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 B地主兼并土地,政府财政收入变少C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D采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机构臃肿 10 北宋

5、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使下列哪一现象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变()A“贫者以苦瘠之亩,苛数倍之输”B“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C“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D“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11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我们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以下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都注重破格使用人才 B都重视农业生产C都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 D都加强对人民的控制12普希金在致西伯利亚囚徒中写道:“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绝不会那样消亡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阴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愉快的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以上对普希金

6、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B指出农奴制是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 C敲响了俄国农奴制的丧钟D统治不能照旧,必须改革13在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诏令中,仍然能看出具有封建专制色彩的内容是( )A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建立了律师制和陪审制B农民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他们的主人 C在城市建立了城市杜马D在农村设立地方自治局14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使农民获得了自由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15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

7、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解体”也是中国医学名词的鼻祖。以解体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这说明()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D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的传入16刘天纯在日本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

8、 B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C鼓励私人资本投资近代企业 D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17下表为晚清中国学生留日人数表(大约数)(据日本留学中国学生题名录整理)以下对18961905年留日学生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年代(年) 1896 1899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人数(人) 13 143 266 727 1242 2557 8000 A明治维新对中国知识界的吸引 B清末新政大力提倡留学 C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D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18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

9、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C缺乏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化是不完全的现代化 D国家现代化的前提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19根据图1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20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一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

10、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的缺点是仅学西方一国B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主张,主张民主共和制C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D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1东方杂志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A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 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C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 D改试策伦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22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

11、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材料表明()A“不做亡国之君”是光绪变法的初衷 B朝野上下达成了改革的共识C变法的指导思想与洋务运动相同 D振兴农工商业是变法的核心23智者学派授人以修辞、演讲之术而不论其学习目的之善恶,使他们攫取城邦权力或在法庭上胜诉,受到了很多雅典人的欢迎,但也有些人认为智者学派败坏了雅典的民主政制。这反映了A民主与专制的冲突 B 功利与道德的矛盾C平民与贵族的对立 D个人与集体的分歧2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政治哲学,其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

12、务的工具。由此可见柏拉图 ( )A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追求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C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D试图挽救城邦危机25波普(当代思想家)说:“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这里主要是说()A柏拉图的思想有正反两方面相等的影响B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C柏拉图著作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26清朝,康熙帝改变按人口征收丁税的传统做法,宣布推行“固定丁口,永不加税”政策,雍正帝随后把固定的丁税并人土地税统一征收。上述政策A放弃了丁税收入 B引发了税制混乱 C刺激了人口增长 D解决了人地矛盾271700年,当清政府商讨出兵新疆平叛时,康熙帝认为今欲用兵,兵非不敷,但虑路远,运饷艰难”,并列举汉代赵充国屯田平羌故事,遂“敕所司留意”。材料主要表明康熙帝()A从维护新疆安定角度考虑屯田问题B认为出兵会劳民伤财激化社会矛盾C命令户部为出兵新疆做好物资准备D力主屯田西北以促进边疆地区开发28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能够表明的是拿破仑战争()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 B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C得到欧洲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