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 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87129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 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 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 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 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 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 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 再走一步》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下边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啜泣(chu)一堵墙(d)峭壁(qio)耸立(sn)B崩土(bn)蓬乱(pn)颤抖(zhn)嶙峋(xn)C凝视(nn)嘲笑(cho)头晕(yn)目眩(xun)D陡峭(du)动弹(tn)摔死(shui)翼翼(y)答案: B解析: 颤抖应该读chn,颤栗才读zhn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涯 耸立 晕倒 凝视B游戏 告戒 嶙峋 胸腔C闷热 训诫 峭壁 颤抖D活泼 蓬乱

2、 辍泣 屡次答案:C 解析:A项中“悬涯”应为“悬崖”;B项中“告戒”应为“告诫”;D项中“辍泣”应为“啜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训诫:告诫,教导。)B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嶙峋:形容人瘦削。)C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眩:(眼睛)昏花。D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翼:翅膀。)答案:D 解析 :“小心翼翼”的意思是: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训诫:告诫,教导B嶙峋:形容人瘦削灌木:灌溉树木C目眩:眼睛昏

3、花啜泣:抽抽搭搭地哭D纳罕:惊奇,诧异小心翼翼:谨慎小心答案: B解析: 灌木的意思为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是一个名词。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B“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C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D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答案: D解析: 从文章内容得知“我”爬上去,而且是上不去又下不来的境地。6用课文中词语填空。那座悬崖就_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_垂直的_,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_、_和_的灌木。答案:耸立 一堵 峭壁 岩石 崩土 蓬乱解析: 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段落,补充内容。7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嗨!”内德说( )“我们很久

4、没有爬悬崖了。”(2)“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 )(3)妈妈说( )“快去快回。”答案:(1), (2)。 (3): 解析 :在直接引用句子中,(1)说话人在中间,“说”后面用逗号;(2)说话人在句末时,“道”后用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完结;(3)说话人在句首,“说”后用冒号。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_(心惊肉跳 草木皆兵)。(2)暮色开始_(四合 闭合)。答案:(1)心惊肉跳 (2)四合解析 :(1)心惊肉跳:多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草木皆兵:多比喻心虚而产生错觉。在这里没有心虚之意。(2)四合多指四面合拢;闭合则多指封闭。这里主语是暮色,是无法封

5、闭的。9下列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是(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答案:D 解析 :“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写出了“我”内心的恐惧。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采取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结尾的议论匮龙点睛。B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故事,是因为这件事蕴含了一个生活哲理。 C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很担心却没有办法,由此可见父亲进退两难的处境。D“我”之所以去爬悬崖,一是因为怕小伙伴们嘲笑“我”是

6、“胆小鬼”,二是“我”也确实想尝试一下。答案: C 解析 :C项的说法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的信息点。二、文本提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

7、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

8、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11文章一开头为什么要突出“闷热”?答案:正因为天气闷热,才想到悬崖上去透透气,凉爽凉爽。 解析 :“闷热”作为当时的环境背景,其作用就是交代故事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12“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

9、觉?_答案:由于极度恐惧而产生的某种幻觉。 解析 :学生在分析时要抓住“啜泣”二字,这句话以设问的句式更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更强的突出“我”当时的恐惧。13文中对暮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_答案:衬托出“我”当时的恐惧与绝望。 解析 :学生在分析时,第一步是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再明确环境描写的的作用,它其中一个作用就是烘托人物形象,暮色愈黑,愈能给人以恐惧的感觉。14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答案:这里的“前途茫茫”是指不知道怎样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解析 :在分析这类看似矛盾却实则不

10、矛盾的题时,其实是在暗示学生要找到答题的方向,不能凭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词语的理解,而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这题的方向其实是要学生找“我”为何而迷茫,不是方向不明确,二是不知道如何到达要到的地方。15“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答案:学到的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它告诉“我”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去。 解析 :把握文章的中作者的态度可以从文章的某些句子得出结论,学生在分析时抓住“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这些句子

11、就能得出作者的观点。16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答案: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解析 :标题的作用一般体现在一是作为文章的线索来贯穿全文,二是作为作者的观点来总领全文。本文就是借“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句话解决“我”当时的困难甚至是日后的困难。所以学生要抓住这一点就能得出答案。17“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对

12、父亲这样说的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是让“我”自己下来,他不管我。B他对“我”我下来完全有把握。C他知道“我”是胆小鬼,身体不好才这样说。D让“我”慢慢把心情放平,镇定下来。答案: D 解析 :联系下文可得知父亲的良苦用心,是让儿子历练一下,自己解决困难。18从悬崖上下来,实际上是一件小事,“我”为什么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为什么说“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_答案:虽然“我”只是从几米高的石架上爬下来,但对一个孱弱、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成就。“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是“我”从中体会到了人生哲理,并且终生受益。 解析 :学生在分析时要结合全文的写作背景,第一问要把握住“我”当时的具体情况一个孱弱、缺乏自信的孩子。千万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片面理解。第二问则要从这件小事给了“我”什么样的启示,这就要分析出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旨。19假如父亲急忙跑到悬崖下,一面安慰“我”,一面爬上悬崖,扶“我”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