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315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 专题5.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导读 学习准备1生态系统具有的 自身结构和功能 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实例:河流: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可通过 、 和 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生物种类与数量 受到严重影响。森林: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由于食物丰富, ,这样害虫种群数量就会受到抑制。3自我调节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其中 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当 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也就难以恢复了。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2、并使自身结构功能 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 的能力。破疑解难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包括两个内容: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2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结构稳定决定功能稳定。(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 (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能量

3、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概念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则越容易恢复,与自身调节能力有关联系 一般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 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设计制作生态缸时的注意事项及结果的观察与分析1要使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正常运转,除要使其具备非生物的物质和

4、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生态缸要透明且封闭,排除外界因素干扰。(2)要有源源不断的太阳能,而且阳光散射,避免光照太强,因为光照太强会使缸内温度过高,影响缸内生物生存。(3)生态缸不宜太大,便于操作。(4)选择生命力较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过大,以减少对有机物及02等的过量消耗。(5)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不能将水装满,缸内放入水不宜超过缸体积的45。(6)制作好后要贴标签,注明时间。2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缸虽然成分齐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可以

5、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是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在没有巨大外界干扰时,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经典例题例1有什么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适当增加物种的数目 D限制一个演替过程分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数目的多少呈正比关系,即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这是因为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流

6、路径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就越多,每个物种所起的作用就越小,部分物种的消失或绝灭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就越小,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就越强。答案:C例2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成负相关 B并不是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C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D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大小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二者成负相关关系;抵抗力稳定性是指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破坏后重建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生物的种类多少。答案:B实践探究1农业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

7、恢复力稳定性高的原因是 A人为的作用非常突出B需要不断地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人类劳动C种植的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D其产品运输到系统以外2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是A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B自动调节能力较大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高C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D无法确定3人类的下列活动,最易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A营造草场防护林 B大力捕杀鼠类和各种害虫C大兴草原水利 D大力捕猎黄鼬、狐等动物4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高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

8、稳定性往往比较低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是高低不同的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 越高 5右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密闭小生态瓶,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是由于其中的绿色植物为动物提供和。(2)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能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3)在这个小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4)为保证其中生物的生存,必需的两个外界环境条件是。达标测评1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温带落叶林 B温带草原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

9、对于调节大气中CO2的含量起重要作用 B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 C生物丰富度越高的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系统内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内富集的有毒物质越多,获得的能量越少3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的生态原理是 ( )A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增加生产者的数量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4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可

10、以抵抗一切干扰 B生物圈持续正常运转的动力是太阳能 C生物圈多样性是形成复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D生物圈物质上的自给自足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5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 BC D6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到河

11、滩、路边。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一枝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木,乃至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改变道路、宅旁、荒地的景观。下列有关“一枝黄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人我国后可以增加我国生物多样性 B“一枝黄花”的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 C为控制“一枝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D观赏植物“一枝黄花”进人我国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曲线7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瓶内各种

12、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8假设在一个能维持平衡的封闭水缸中,有一条鱼、一株水生植物和一只蜗牛,如果把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A光合作用加快 B水的酸性增加 C植物会死掉 D水中的O2浓度增加9右图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曲线图:试分析说明:(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图中为者。(2)图中B处开始回升的原因是。(3)从C开始三条曲线不再呈现大起大落的变化,这表明该生态系统已经发展为成熟阶段,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能力。10我国西部资源开采

13、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右图所示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的减少,的增加。若长期如此,草原将沙化。(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3)我国现存的草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些年这些灾害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可以结合图回答)。拓展延伸1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专题研究,并绘制了下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A点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根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小,原因是:(2)将放牧量控制在点最有利于草原中牧草有机物的积累。在该点牧草所积累的有机物中所贮存的能量去向有。适宜的放牧量控制在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3)过度放牧可以使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其原因是。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图中C点以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