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1600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开封十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时间:120分 分值: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2分)。A. 酝酿nin 高邈mio 着落zho 贮蓄chB. 朗润rn 莅临wi 澄清dn 地毯tnC. 池畦w 静谧m 粗犷kun 花苞bo D. 抖擞su 棱镜ln 应和h 竦峙zh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鸟巢 撩亮 莅临人间 B襄上 发髻 咄咄逼人C屋檐 琅润 呼朋引伴 D水藻 两鬓 花枝招展3.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 (2分)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掉”) B当我走

2、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D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4.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_,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

3、片高粱。(比喻)B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设问)6在下列诗句间左右搭配,使之构成四副对联。把右边诗句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内。A三山半落青天外 E红杏枝头春意闹B黄梅时节家家雨 F二水中分白鹭洲C绿杨烟处晓寒轻 G江流曲似九回肠D岭树重遮千里目 H青草池塘处处蛙 A-( ) B-( ) C-( ) D-( )7下列关于第一单元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朱自清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散文荷塘月色,小说背影等。B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

4、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另外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C刘湛秋是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D曹操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8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春节,乃一岁之首。春节,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的一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燃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B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猜灯谜等。C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一般认为该节与纪

5、念屈原有关。D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节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等。9.背诵默写(10分)(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观沧海中最能表现作者曹操博大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诗句是:,;, 。(4) 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 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 _”,包含着思乡的泪水。二、现代文阅读 (共25分)(一)阅读这篇课内文章,完成13题。(共11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6、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两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2分)第段:_图;第段:_图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1) 花下成千成百

7、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3、第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分)(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14分)孝心无价 毕淑敏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

8、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

9、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1.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不喜欢父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是为什么?(4分)(1)(2) 。2.作者呼吁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的理由是什么?(4分)(1) 。(2) 。(3)

10、 。(4) 。3.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4分)4. 文中有一句和标题孝心无价相应,找出来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2分)三、文言文阅读理解:(共19分) (一) 咏雪(9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2、 翻

11、译下列句子:(4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 (2分)(2)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2分)3、 文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3分) (二) 陈太丘与友期 (10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日中不至_ (2)去后乃至_ (3)已

12、去 _ (4)则是无礼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3. “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_ _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_四、作文(30分)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惰性、粗心、娇气等,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参考答案1、D 2、D 【解析】A项“撩”应为“嘹”;B项“襄”应为“镶”;C项“琅”应为“朗”。 3、C 4、A 5、B【解析】B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反复。6、A-( F ) B-( H ) C-( E ) D-( G )7 、A【解析】 A项,背影是散文。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