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1165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 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1.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A.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B.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C.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D.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2. 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 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C.看到了各学

2、术流派的思想特点 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3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老子孔子韩非子 B墨子孔子老子C孔子韩非子墨子 D孔子韩非子老子4. 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 )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3、5“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 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6.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此现象()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B.反映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 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7.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

4、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A.适应皇权的需要 B.倡导重德修身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维护纲常名教8. 他试图从精神层面化解16世纪的社会危机,强调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否定用外在的天理来管束人心。“他”是()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9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C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10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

5、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 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11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变得更近,由此形成了 (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12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

6、受到批判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13. 王夫之系统批判理学,建立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主张( )“道在气先” “理在气中”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更不言一,亦不言理” A B C D14. 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B 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15.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

7、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A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B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C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16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17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 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则读书者不

8、甚爱惜。”其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18 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 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 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 )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19剪纸、杨柳青年画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这些民间艺术的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 闻乐见。民

9、间文化的繁荣主要反映出( ) A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 C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推广 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的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A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 B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C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 D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21“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A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B文人多

10、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C小说着眼于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 D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22.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 以 往 相 比,具有 新 时 代 特 征 的表现为( )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伴 随 封 建 经 济 的 发展,市 民 文 学 蓬 勃 兴 起 出 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 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著作A. B. C. D.23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 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自觉守法 B安提丰属于智者学派 C希腊学者自主意识的

11、觉醒 D希腊学者具有理性精神 24 .对下思想家的观点 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 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 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25.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 B.关注理性思考 C.强调道德素养 D.强调等级秩序26. 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中说:“当有人承认统治者的职责在于

12、发号施令而被统治者的职责在于服从的时候,他就向他们说明,在一只船上,懂得(业务)的人是统治者,而船主和所有其他在船上的人都听命于这个懂得的人。”这说明色诺芬认为苏格拉底( )A.要求统治者应量才受用 B.强调知识和理性的重要C.反对统治阶级实行专制统治 D.继承和发展了理性主义精神27.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以下能够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观点是:( )A.人欲之中,天理所寓 B.人是万物的尺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自由民主法治28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

13、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 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 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2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 B C D30、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后三杰的作品题材大多来自圣经,说明了 ( )A 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 B 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C 他们不反对天主教会 D 新兴的阶级不愿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