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81155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4题,48分)1.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2.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世袭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等级制3.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嬴政这一做法( )A.重在限制丞相的权力 B.具有宣扬功业色彩C.在寻求统治的依据

2、 D.企图保证皇位世袭4.秦朝在中央设置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秦朝的这种做法旨在(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避免皇帝决策失误 C.确保皇帝的决断权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5.西汉前期相权极重,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此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三司使6.唐代丞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丞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丞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 )A提高丞相议事的效率B削弱皇帝的决策权C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D加强相权间的制约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

3、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最能体现此治国策略的朝代是(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8.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且重者莫如今日。”材料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9.清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4、。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10.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以下机构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中书门下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C.中朝 中书门下 内阁 D.尚书台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11.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12.公元

5、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以继承其一部分封地,余下的封地则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 )A.意在恢复宗法制 B.增强了地方封国实力C.使地方获得较大自主权 D.加强了中央集权13.史书云:“(宋)太祖鉴前代之失,集精锐于京师。”“禁兵者皆以守京师,备征伐。”这表明当时的战略方针及其主要意图是( )A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B守内虚外消灭割据C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D精兵简政抵御外患14.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江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

6、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15.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16.阅读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右表),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

7、公平、公正1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18.古希腊哲学家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有四位同学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你认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希腊城邦中的成年男子 B.城邦是指公民集团C.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D.公民的公众形象代表他所在的城邦19.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 A.温杜德,男,40岁,没有读过书,雅典的自由民B.麦克卡,男,

8、28岁,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雅典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D.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20.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民主基础的扩大 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C阶级矛盾的缓和 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21.下列说法最能体现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具有“轮番而治”特点的是( ) A.国家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 B.所有雅典公民都是公民大会成员C.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方式决定 C.任何公民都有

9、权讨论发言与投票表决22.伯里克利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 A.直接民主制 B.抽签选举 C.代议制民主 D.轮流坐庄23.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24.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通知,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男人生来就是上等的,女人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 )范围有限 集体管理 直接民主 维护的

10、是奴隶主统治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3题,52分)25.(20分)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晁福林中国

11、古代史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意义?(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4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8分)26.(18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

12、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时间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

13、因。(2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27.(14分)古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人类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历史原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伯里克利材料二(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

14、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权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材料四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 哈蒙德希腊史(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阐述的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