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79793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考纲卷别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考情分析全国卷2017古代雅典的人文思想渊源本讲内容在新课标全国卷中属于低频考点,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均有考查。其最大的亮点是在试题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价值引领。在命题上注重素养立意,如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时空观念的养成,对苏格拉底思想的历史理解和解释全国卷2015苏格拉底思想主张(法制观念)2017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的影响全国卷201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全国卷2011苏格拉底;2011亚里士多德 (2017高考全国卷)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

2、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知识定位】本题考查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来源。【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由“公元前9至前8世纪”推知其产生于雅典前期历史解释由“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可知,希腊诸神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说明其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思想【解析】利用“神”来弘扬人文思想体现了人文思想与传

3、统文化的融合,B项正确。神话传说不等于宗教信仰,A项错误,排除;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C项错误,排除;题干材料并未体现神话影响的削弱,D项错误,排除。【答案】B (2017高考全国卷)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知识定位】本题考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

4、念由“13世纪后半期”和“佛罗伦萨”推知其时间,定位于文艺复兴早期历史解释“小而简陋”的教堂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解析】从材料看,教会在扩建教堂时特别强调市民的意志,说明市民得到了重视,这反映了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力量壮大,A项正确。佛罗伦萨的变化不能反映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项错误。教会重视市民的意志,说明教会力量的削弱,C项错误。材料与新教理论关系不大,D项错误。【答案】A练真题1(2016高考全国卷)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

5、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解析:选D。古代雅典宗教意识浓厚,苏格拉底就是以不敬神的罪名被处死的,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该剧虽宣扬“憎恨”神的观点,却受到雅典人喜爱,这反映了雅典人肯定人的价值,要求摆脱神的束缚,故D项正确。2(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

6、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选B。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体现了狂放不羁的自由思想,“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指对当时民主政治的破坏,“对我的残害”指对生存权的破坏,故选B项。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解析:选B。

7、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不一致,在各地自主组织考试的情况下,对同一地区的考生实行同一分数标准。所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不是数量平等,而是比值平等,故选B。4(2017高考海南卷)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解析:选C。达芬奇是画家,其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绘画的需要,不是探究人体结构的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材料中达芬奇在绘画时思考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的关系,是理性的思考,与奔放情感无关,

8、故B项错误;达芬奇的实验旨在探求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的理性认识,故C项正确;对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的探求,并没有否定神创说,因此也没有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故D项错误。5(2017高考天津卷)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解析:选D。由材料“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等信息可知,宗教改革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9、,说明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各阶层由于利益不同,其目标也就不同,排除A项;B项并非材料中心意思,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教改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并非强调其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排除C项。练模拟1(2018沧州高三联考)普罗塔戈拉认为,法律和道德规范不是自然产生的或由神的意志产生的,而是人为的产物,是人们约定下来的。据此可知普罗塔戈拉()A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B认为感觉是真理的标准C夸大了认识的主观感觉D说明人类的渺小和无知解析:选A。据材料“不是自然产生的或由神的意志产生的,而是人为的产物”可知,普罗塔戈拉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人们约定下来”强调人的理性而不是感性,

10、故B项错误;材料“人们约定下来的”并未夸大人的主观感觉,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不是自然产生的或由神的意志产生的,而是人为的产物,是人们约定下来的”不符,故D项错误。2根据下表中古希腊思想家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材料可知,这些思想家()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养浩然之气;人性本善A.都重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B都强调个人的作用C都代表贵族阶层的利益D都致力于社会稳定解析:选A。从材料中这四位中西先哲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或者特点,都是对人类自身的研究,故A项正确;孔子的“礼”是一种保守的政治观,并不强调个人的作

11、用而是主张“贵贱有序”,故B项错误;古雅典的思想先哲,无论是普罗塔戈拉还是苏格拉底,代表的都是以工商业奴隶主为首的公民的利益,故C项错误;都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点普罗塔戈拉和孟子并不符合,故D项错误。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测试)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方言文学产生,英国的乔叟运用伦敦方言创作出坎特伯雷故事集,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方言文学的代表。这表明()A拉丁文难学被知识界所抛弃B教会神权让位于世俗王权C思想解放促进文学形式变革D意大利文艺中心地位丧失解析:选C。欧洲的方言文学产生,但拉丁文并没有因难学被知识界所抛弃,故A项错误;题干叙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方言文学产生,不涉及王

12、权、神权,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欧洲各国产生方言文学说明思想解放促进文学形式变革,故C项正确;题干不涉及文艺中心,故D项错误。4(2018太原高三测评)“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主要反对的是神秘主义和教会的腐败,而不是基督教。它不像其他宗教一样往往把崇拜对象具体化,而是将上帝作为抽象的存在。”这段话旨在强调()A宗教改革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对象B基督教思想与神秘主义的辩证统一C基督教思想与理性精神的内在关联D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解析:选C。抓住宗教改革不反对基督教,“而是将上帝作为抽象的存在”,可推测出宗教改革并没有改变信仰对象,故A项错误;材料反对神秘

13、主义,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反对“神秘主义”和“把崇拜对象具体化”,可知其借助基督教思想,宣扬科学和自由的思想,这正是理性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改革对资产阶级思想方面的作用,故D项错误。(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真理。下列出自该哲学家的名言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C“认识你自己”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解析:选A。材料中的主张来自于普罗塔戈拉,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起源阶段的内涵,强调相对主义,故A项正确;“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是柏拉图的主张,故B项错误;“认识你自己”是苏格

14、拉底的主张,故C项错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故D项错误。2(2018衡水金卷高考模拟)智者普罗塔戈拉说,他所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的能力。这说明智者学派()A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俗B侧重于私人事务的处理C重视培养公共道德意识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解析:选D。材料未提及旧传统,而是强调个人能言善辩的能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在公私事务中的能力,而非侧重私人事务,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个人能力,而非公共道德意识,故C项错误;在公私事务中强调能言善辩适应了城邦事务的发展,故D项正确。3(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在政治家中,柏拉图认为治国(管理)之术是一门专门技艺,管理者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可见柏拉图的治国理念()A把公民作为城邦主体B是通过教化实现民主政治C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D重在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解析:选C。材料叙述“治国(管理)之术”,不涉及城邦主体,故A项错误;材料整个在论述管理技艺,不涉及教化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治国(管理)之术是一门专门技艺,管理者”表明管理者应具有管理技艺,不涉及公民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