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冲刺 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63643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专题冲刺 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专题冲刺 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专题冲刺 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专题冲刺 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专题冲刺 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专题冲刺 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专题冲刺 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12 氮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2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B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C常温下铁、铝不与浓硝酸反应DNO可用排水法收集,NO2可用向上排空气

2、法收集【答案】C【解析】A项,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B项,铵态氮肥的水溶液呈酸性,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导致肥效降低;C项,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钝化,钝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表面被氧化产生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金属的进一步反应;D项,NO与氧气反应但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其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3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

3、为 2NO22NO2O, 2NOO22NO2, O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生成物叙述正确的是()ANO2起催化剂作用 BNO起催化剂作用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4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NaNO2、N2 BHNO2、N2CNO、HNO3 DN2、N2【答案】A【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关系以及原子守恒,判断M为NaNO2,X为N2。【题型】

4、选择题【难度】容易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有NH3B加热可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D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5、【答案】A【解析】铵盐分解不一定产生氨气,如NH4NO3在400 以上分解生成N2、NO2和H2O,A项对;Fe2比NH更易结合OH,因而加入少量NaOH不会产生NH3,C项错;NH4HCO3、(NH4)2S等溶液均呈碱性,D项错。【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NO22H2O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答案】B【解析】酸性条件下NO能溶解铜,A项错;Fe2

6、在稀HNO3中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硝酸与CuS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8已知FeS2与某浓度的HNO3反应时生成Fe(NO3)3、H2SO4和某单一的还原产物,若FeS2和参与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ANO2 BNOCN2O DNH4NO3【答案】B【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9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 BNH3、NO、CO2CNH3、NO2、

7、CO2 DNO、CO2、N2【答案】B【解析】由无色气体知一定无NO2,最后几乎无气体剩余,没有N2,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一定有NO,还有能与Na2O2产生氧气的气体,即为CO2。【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0某100 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向其中加入2.56 g Cu粉,待充分反应后(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5 mol/L B0.3 mol/LC0.225 mol/L 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根据离子方程式的计算。n(H)0.4 mol/L0.1 L0.2

8、 mol/L0.1 L20.08 mol;n(NO)0.04 mol;n(Cu)2.56 g64 gmol10.04 mol。根据方程式:3Cu2NO8H=3Cu22NO4H2O,004 mol 0.04 mol 0.08 mol所以H不足,应按其计算,n(Cu2)0.08 mol3/80.03 mol,所以c(Cu2)0.3 mol/L。【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1三支体积相等的试管分别充满相同状态下气体:氨气;体积比为41的NO2和O2气体;NO2气体;将他们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液面恒定后(假设试管内液体不扩散),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和试管内溶液的体积不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

9、度也不相等B因为它们都可溶于水,所以液面都上升到试管顶部C三支试管中,试管中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D试管和试管中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答案】C【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断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加热分别盛有氯化铵和碘的两支试管,试管底部固体均减少,说明二者均发生升华CFe与稀HNO3溶液、稀H2SO4溶液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现象与结论推断。A项,Cl2能漂白是因为

10、其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SO2能漂白是因为其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与氧化性无关,错误;B项,氯化铵加热固体减少是由于发生了分解反应,错误;C项,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3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少量氨气的尾气吸收装置B图2: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C图3:制备和收集氨气D图4:收集NO气体【答案】C

11、【解析】C项,收集NH3导气管应插入到试管底部。【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5某稀溶液中含有4 mol KNO3和2.5 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 mol Fe,充分反应(已知NO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 L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1C所得溶液中c(NO)2.75 molL1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答案】B【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6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

1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答案】C【解析】NaHCO3不能用作化肥,A项错;Na2CO3很稳定,受热时不易分解,B项错;图中的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D项错。【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7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SiO2SiCl4Si BFeS2SO2H2SO4 CN2NH3NH4Cl(aq)DMgCO3MgCl2(aq)Mg【答案】C【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8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

13、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1 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H2SO4浓度为2.5 molL1【答案】A【解析】 铁粉既能与硝酸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从题干图中看出(注意只是第二份100 mL)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反应为Fe2H=Fe2H2,可知NO反应完全,第二份中NO应为330.1 mol,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此时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 g,即0.25 mol,故原混合酸中H2S

14、O4浓度为2.5 molL1,NO物质的量为0.2 mol。所以选A。【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19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在常温下一定呈液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A项,B也可能为NaHSO4;B项,当A为CaC2时,产物均为化合物;C项,由B项可知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为NH3,则A、B、D分别为NH、OH、H2O。【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2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