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59617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他旨在说明苏格拉底A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B主张人是哲学研究的主体C主张知德有机结合 D追求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2.有学者曾指出:当意大利人摆脱了中世纪的

2、文化枷锁以后,他们需要一个精神导师来帮助他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们在古典文化中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导师。这说明A意大利文化中缺少智慧 B中世纪枷锁有待古人解开C现世追求借助人文精神 D意大利复古希腊古典文化3.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在上帝和个人之间不存在人为隔离,提出了人只要信仰上帝,“所有的信徒都是牧师”的新理论。旨在A肯定教皇的中介作用 B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C丰富基督教教义教规 D提倡人精神上的自由4.有启蒙思想家曾说,“如果是同一个人,无论他是为贵族利益还是为人民利益,在运用这三种权力,也就是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公众决定的权力和对个人事务审判的权力,那么就会终结所有的东西

3、。”该思想旨在A强调分权制衡 B实现人民主权 C遵守社会契约 D建立法治社会5.智者学派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则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核心思想内容是A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 B强调追求永恒的真理C重在认识自然,维护民主政治 D追求人类内在的美德6.2014年9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宣布一个计划,将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现代标准汉语出版发行。我们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得出莎士比亚A促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冲击了天主教对人性的束缚C挑战了宗教宣扬的“创世说” D设计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7.约翰威克里夫坚信“圣经是信心的基本”,最终于1382年完

4、成了英文版圣经全集译制。此举A标志着新教诞生 B加速资本主义殖民扩张C确立了君主专制 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8.卢梭曾写信给伏尔泰说:你的诗使我失去慰藉,并且濒于绝望,并迫使我反对上帝。(但这)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我感受它、坚信它,我向往它、期待它,并且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捍卫它。这表明A两人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 B法国启蒙运动逐渐误入歧途C卢梭坚持自己对理性的认识 D卢梭并非真正的启蒙思想家9. 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A真实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

5、的诉求10.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启蒙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这些科学家和思想家主要遵循的原则是A实验性 B自然性 C历史性 D革命性11.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将公羊“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认为“三世”气运循环,社会历史由“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再由中古递嬗为“弊极”的末世。末世之后,“气运再造”,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材料表明魏源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C倡导变革政治制度的主张 D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12.晚清冯

6、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这反映出A科举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B天朝上国理念阻碍社会进步C工业文明冲击促进观念革新 D西方列强侵略引发制度变革13.1876年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因曾上书太平天国而流亡香港和英国的王韬、在上海为外商当买办的郑观应、参加洋务运动的官员薛福成等人都对议会制度作了不同程度的介绍,使国人对西方的议会制度有了初步了解。这反映了A西方政治思想初步传播 B限制君主权力达成共识C国人普遍赞同议会制度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4.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

7、,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A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B削弱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C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D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15.秋瑾在光复军起义檄稿中宣称:“彼固倜来(外来)之物,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者,我父老子弟耳,生于斯,居于斯,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这反映了A爱国救亡促进民主启蒙 B民族危机加剧了传统的民族意识C文明冲突推动西学东渐 D西方列强的侵略激发了排外意识16.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于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

8、讲话。缅怀孙中山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本质遗产是A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B发展了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C改组中国国民党,继续把民主革命推向前进D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17.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民主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材料背景是要领导五四运动B陈独秀要实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材料中的“政治觉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D陈独秀号召发动工农群众起来反抗军阀专

9、制统治)18.从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到康有为“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A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B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C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D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19.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 B是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20.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

10、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林肯的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21下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准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中共找到革命的道路城市中心论C首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的解决党内问题D做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22.下列著作与内容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C论持久战给中国的抗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D关于正确处理

11、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23.“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由此可知,邓小平认为 A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 B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历史优越性,应该承认现实 C中国必须坚定走对外开放战略,大胆取长补短D中国只有走向市场经济,否则无法实现现代化24.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是他一生思想和事业的真正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正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2、B.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C.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25.中共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二次飞跃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道路的内容相同 领导力量相同 肩负的任务相同 依靠力量相同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6+16+18=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

13、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成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材料二 1894年,赫胥黎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严复选择了其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命名为天演论,内容上加以增减、改造,又以“按语”的形式借题发挥。他认为进化论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严复:天演论导言十五按语)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伏尔泰对中国文化、严复对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认识和见解。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提示:首先陈述两人观点,其次对两人观点进行解读,最后对两人观点进行评价)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