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48572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综合课(11),国际竞争力研究 任 若 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言,19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一直在加速,具体表现为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和国际间金融交易大幅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国,这使得中国会以一个渐进的,但逐步加快的方式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虽然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出口一直高速增长,但目前中国的企业和产业部门在世界市场上所面对的竞争是严峻的,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严峻的形势将继续存在。由于大量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和大量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和产业部门在中国国内市场也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导言,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服务部门的大量外

2、国企业将会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的产业和企业在中国服务业等行业的国内市场也同样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因为今后的主要竞争对手将主要是欧美各工业化国家和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以上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提高我国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导言,国际竞争力是指生产者在开放经济和自由贸易的环境下,在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的过程中,在本国科学,技术,管理和相关政策等的支持下,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在保持并改进本国居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以国别为表现的,一国产品或服务在国际竞争中(包括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占据相对优势地位的能力。,导言,国外研究各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约在1970年代开始,当时由

3、于美国劳动生产率下降,贸易赤字上升,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对美国出口形成重大挑战,因此美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成为美国学术界和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他们试图来解释这种变化后面的原因,并找到美国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在1983年,美国总统建立了一个由30名专家组成的“关于工业竞争力的总统委员会”,专门研究竞争力问题,帮助美国的企业重塑国际竞争力,这个委员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有关竞争力的定义。,导言,与此同时,1982年美国商务部建立起“竞争评估项目”(CAP),分析和评估行业的竞争能力。最近一些年美国经济的发展,表明当时的一些研究结论已经通过政策发挥了指导作用。自九十年代开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问题

4、使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服务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导言,国际上研究国际竞争力一般在宏观,产业部门和微观企业三个层次上进行。瑞士洛桑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方法是宏观方法的典型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结合汇率政策制定研究购买力平价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并以此解释释各国的贸易平衡的状况,也是一种宏观研究方法。,导言,瑞士洛桑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方法实际上缺乏严谨的经济学理论和统计方法基础,虽然在传媒上获得广泛的关注,但在经济学的学术界则不太得到注意。而IMF的方法则有比较好的经济学基础,值得研究。,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单位劳动成本(Unit Labor

5、 Cost, ULC) 每小时的劳动成本除以劳动生产率。 劳动成本 劳动的全部补偿,即包括税前工资,用于社会福利目标的基金,对养老基金的贡献,医疗保险及其他与就业有关的费用。 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 , EER) 经过贸易权重加权平均后的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 REER) 在有效汇率的基础上进行通货膨胀调整的汇率。,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以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ULC-based REER )的表达形式: 是国家在市场中的市场份额 是国家在市场中的销售量占该国在各个市场销售总

6、额的比例 ULC-based REER的由来,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ULC-based REER是IMF公布的重要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但还未包括中国。我们的工作是关于中国的首次研究。 ULC-based REER的优点: 第一, ULCbased REER反映的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各国制造业有相对完整的,可比较的统计数据数据,便于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制造业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部门,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第二, ULCbased REER是以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 *国际上的很多研究者认为ULCbased REER比以消 费者物价指数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更有用,更

7、好。 *各国之间的劳动成本与其它生产成本相比有更大的 差距,更能体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优势。 *ULCbased REER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尽管如此,Turner 和Vant dack在综合研究国际竞争力指标的 基础上,得出结论:制造业的相对单位劳动成本也 许是最好的一个指标。,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但在微观水平研究国际竞争力是更重要的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基础,产业国际竞争力是综合体现。因此目前国际上对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重点一直是产业部门和企业两个层次。在产业部门层次上研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各项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原则,为制定产业政策和出口促进政策提供理

8、论依据,在企业层次上研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以形成企业创新能力为中心来改善企业管理。,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国际竞争力研究在产业部门层次的研究是:通过扩展的双国或多国生产者行为模型,来研究国际竞争中价格优势的变动。通过系统的购买力平价(PPPs)估算方法来估计不同货币价值代表的真实数量的差异,以在更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成本和生产率方面的比较。代表性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Jorgenson等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美国的著名咨询公司Mckinsey与一些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对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率进行过广泛的比较研究。美国大企业支

9、持的研究机构Conference Board也与这些机构合作对许多国家的产业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广泛的研究。美国布鲁京斯研究所也发表了一些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日本庆应大学的黑田昌裕长期研究日本和美国之间产业部门的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比较问题。 德国的Conrad长期研究德国和美国之间的产业部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比较问题。,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了国际产出与生产力比较项目(简称ICOP), 展开了对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分支部门的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他们根据这些数据比较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

10、率,单位劳动成本和价格水平。,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NIESR)一直应用与荷兰学者类似的方法研究主要欧洲国家制造业之间生产率差异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制造业产品加成比例和生产率国际比较等方面研究国际竞争力。欧洲统计局制定了国际竞争力指标。,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目前关于OECD主要国家的产业部门国际竞争力测定已经比较成熟,研究重点在国际竞争力形成原因的因素分析上,并加强在企业层次的研究。在企业水平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是对企业效率差异的研究

11、。已有的研究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效率进行了国际比较,是在企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作。也有一些研究直接将国际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联系起来,例如著名的MIT工业生产率委员会。,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活动中一系列变化。在几十年研究的基础上,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正在形成一个国际间的研究合作,重点研究经济增长,生产率国际比较与国际竞争力,称为KLEMS研究项目。,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下面主要讨论研究产业部门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中将研究分成4个研究阶段。基本的分析方法是双国比较和多国比较。比较

12、的内容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Labor productivity (LP)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LP is related to personal welfare TFP is related to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productivity growth rate over time productivity level comparison across space (country, or region) In a closed ec

13、onomy we are interested in productivity growth rate over time. In the globalization, we are interested in both productivity growth rate over time and productivity level comparison across countries.,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For level comparisons of productivity across countries we nee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

14、PP) rather exchange rate, which are different.,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There are two ways to estimate PPP, expenditure-side PPP and production-side PPP (industry of origin PPP),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in Groning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GGDC) ,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Production-side PPP is a key t

15、o productivity level comparison across countries.,微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PPPs can be used to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y three measures: relative levels of prices, sectoral comparati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comparative unit labor costs.,购买力平价研究,第一阶段研究 购买力平价研究,购买力平价研究,人均GDP指标是评判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最

16、基本的依据,也是分析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此外,它还是国际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如国际组织成员国交纳会费、取得各种优惠条件(优惠贷款、外国援助等)的标准。因此对各国实际GDP水平的评估与比较已成为近四十年来国际组织机构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课题,吸引了许多出类拔萃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进行潜心研究。,购买力平价研究,首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任何国家进行国际可比的宏观指标的估计都需要通过两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阶段。 1.在第一个阶段,有关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资料是在一个国际标准的框架下编制的,这样所采取的指标口径,数据搜集方法,汇总方法都是国际可比的,因此最终得出的数字结果在经济意义下是可比的,即它所包含的经济活动是相同的。 2. 但仍然有两个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些数字不可直接比较,第一个因素是不同的国家是在不同的价格结构下编制这些数字的,价格结构在国家之间是否存在趋同不可知。第二个因素是这些数字是用不同国家的货币表示的,在这个方面,只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折算系数,才有可能进行国家间的收入,生产的比较。国际比较研究多年来的努力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