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42 物质科学(一)实验(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45019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42 物质科学(一)实验(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42 物质科学(一)实验(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42 物质科学(一)实验(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42 物质科学(一)实验(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42 物质科学(一)实验(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42 物质科学(一)实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一轮基础复习 考点达标训练 42 物质科学(一)实验(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点达标训练42物质科学(一)实验(1)科学测量 1如图所示是小明记录的测量结果,其中记录正确的是()2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方法正确的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2015山东东营)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需要的是()A.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 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

2、,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4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在实验室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第4题)(1)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0 g;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则牛奶样品的质量m_g,密度_g/cm3。(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牛奶密度比真实值_(填“偏大”或“偏小”)。(3)现要求更精确地测量牛奶密度,请你只在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实验(只写步骤):A. _。B. _。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5(2015湖北恩施)在

3、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时,将木块A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钩码,把一只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列讨论中,错误的是(),(第5题)A. 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B. A受到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 N,方向向左D. 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6(2015山东东营)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某小组根据

4、猜想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图中的木块、长木板完全相同)。,(第6题)(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目的是_。(2)利用图_和图_可探究猜想A。(3)利用图_和图_可探究猜想B。(4)利用图_和图_可探究猜想C。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相关因素7(2015湖北武汉)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7题)(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填序号)。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个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 t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

5、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书包要用宽的背带8某学习小组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们采取了如图所示的方法: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显示压力作用效果。,(第8题)(1)比较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此实验_(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_。(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写出一种)。探究浮力的大小(第9题)9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时,小明将浮于水面的盆子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如图)。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

6、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C.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多少有什么关系D.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10(2015福建厦门)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第10题)(1)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

7、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 减小杠杆与轴之间的摩擦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 使每组数据更准确D. 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科学规律12(2015湖南长沙)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第12题)(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 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

8、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1,此力大小至少为_N。(3)若撤去力F1,改在杠杆右端B处施加一个方向斜向下的力F2(如图乙所示),仍使杠杆平衡,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2的力臂。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3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科书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第13题)A. 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B. 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C. 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

9、小球的质量等D.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小钢球动能的大小14(2015湖南长沙)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回答下列问题:,(第14题)(1)选择甲、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是用来研究汽车_带来的安全隐患。(2)选择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探究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15在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不同质量的铁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10、撞击沙坑,根据比较撞击沙坑后留下的印痕深度进行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只用到了转换法B. 铁球从最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C.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D.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第15题),(第16题)16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把三个完全相同的木桩插在沙子中同一深度,然后将A、B、C三个铁块从空中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撞击三个木桩,三个木桩被撞击后陷入沙子中不同深度(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来比较各块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的。(2)

11、若A、B两块铁质量相等,则两块铁下落的高度的大小关系是hA_hB;若A、C两块铁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块铁质量的大小关系是mA_mC。(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有关。 17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小球质量m/g102030木块移动距离s/cm8.316.825.2A. 实验时,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B. 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C. 物体质量越大,动能一定越大D. 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18(2014浙江丽水)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量筒和水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细线

12、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 mL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读数如图乙所示。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_。黄蜡石的密度是_g/cm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第18题)19(2015浙江金华)小柯在测量某铁块的重力时,发现铁块的重力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时又找不到其他测量工具,为了测出该铁块的重力,他找来木棒、细铁丝等物品进行如下改进:,(第19题)步骤一:将细线系在木棒的A位置,在木棒的左端绕上适量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步骤二: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的B处,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如图乙。步骤三:在木棒左端挂上铁块,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丙。(1)步骤一中“在木棒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防止_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步骤三中,当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该铁块的重力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