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课件3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42208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课件3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课件3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课件3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课件3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课件3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课件3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九 黔之驴课件3 苏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黔之驴,【唐】柳宗元,本文是一篇寓言,选自柳河东集。是其三戒之一。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江雪、渔翁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作家作品简介,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

2、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 知。,把当做,接近,喜欢多事的人,却,驴,躲藏,偷看,渐渐,莫之知,小心谨慎的样子,巨大的样子,莫:不; 知:了解,用船,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黔地没有驴子,有一位爱多事的人用船载运 了一头驴到黔地。,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 (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

3、。,(老虎)藏在树林中偷偷看它(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写黔驴的来历及老虎初见驴子时恐惧茫然的情景,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 喜, 计 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逃跑,逐渐,始终,用蹄子踢,吃光,离开,非常害怕,认为,可是,来来往往地,特别的本领,习惯,击、扑,更加,禁不住,因此,盘算,本领,罢了,于是,咬断,只,才,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 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

4、十分恐惧。,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好像没有什么 特殊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听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在它前前后后走动, 但始终不敢扑击(驴)。,(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 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驴子禁 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 不过如此罢了!”,写虎识驴、吃驴的过程,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管, 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走了。,问题导读:,使老虎畏惧驴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使老虎真正畏惧的是老虎对驴的错误判断,被驴的表象所吓倒。 感悟:阻碍人前进

5、的不是困难,而是你对困难的判断。,问题导读:,老虎看到驴后,它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好奇害怕、小心谨慎 大骇 甚恐 稍微惧怕、谨慎 轻松、心态放松 喜 心满意足、得意,问题导读:,通过理解老虎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总结老虎的形象。,老虎的形象特点,小心谨慎,机智勇敢 果断敏捷,善于观察、思考和实践,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驴怎样做才能逃脱被老虎吃掉的命运?,驴:警惕之心、仔细观察、善于分辨、寻找对方破绽、勇于斗争 驴被吃掉的原因: 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蠢物。,分析驴的形象特点,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 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

6、伙。,驴: 大而无能 虚张声势 外强中干 蠢笨无能,虎: 谨慎小心 观察仔细 机智勇敢 果断敏捷,反衬,问题导读:,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表示驴的本领只是如此呢? 黔驴之技 黔驴技穷,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你觉得老虎和驴子谁的优点多一些?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从老虎的角度我们懂得: 从驴子的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 要有真才实学。,寓言启示,课文对虎进行了哪些描写?,心理描写: 以为神 慭慭然 莫相知 大骇 以为且噬已也 甚

7、恐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技止此耳 动作描写: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远遁 往来视之 近出前后 荡倚冲冒 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 神态描写: 稍近益狎,文中写虎动作的词,蔽、窥 大骇、遁 近之、视之、近出 荡倚冲冒 跳踉、断、尽、去,急于摸底好奇害怕 恐惧 一再试探生性胆大 工于心计 果断敏捷志得意满,议一议,虎为什么能吃掉驴?,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认识到驴的本领只是“鸣”、“蹄”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写作特点:语言简洁 如: 驴:“庞然大物”、“鸣”、“蹄”、“技 止此耳。” 虎:恐疑探喜技吃,写作顺序:,驴 驴 驴,惧,识,吃,用“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和“庞然大物”分别写一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