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夏天的昆虫》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41709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夏天的昆虫》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夏天的昆虫》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夏天的昆虫》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夏天的昆虫》教案 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夏天的昆虫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分析文章自问自答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呱呱叫【gu】 竹篦【b】 栖息【q】 嫩绿【nn】 碧绿【b】 清脆【qng】 厉害【l】 缚住【f】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呱呱:形容极好。 栖息:有止息、

2、隐居、暂住之意,另有寄居之所之意。 缚住:捆住;束缚;捕获。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二、课文导入 播放一些昆虫的图片,请学生观看并结合自己的了解具体谈谈对某些昆虫的认识。 三、教学步骤 1. 提问:通读全文,请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刀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在写法上,有的主要描写虫的叫声、饲养;有的主要写虫的形状、捕捉方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

3、眷恋。 2. 提问: 课文说了哪些关于侉叫蛐子习性的内容,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就会呱呱地叫;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的更爱叫;咬人。 3. 提问:课文说了哪些蝉的品种,它们各有什么特色? 明确:海溜:最大,色黑,叫声洪亮,生命力很强。嘟溜:体较小,绿色而有银光,样子最好看,叫声也好听。叽溜:最小,暗赭色,因其叫声而得名。 共同点:喜欢栖息在柳树上。 4. 提问:作者是抓住“螳螂”的哪些特征来进行介绍的?请你写一个于“螳螂”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明确:头、翅膀、颜色和脉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的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喻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

4、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 5. 提问:阅读全文,想一想:夏天的昆虫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蝈蝈、蝉、蜻蜓、刀螂这四种来介绍?介绍每种昆虫各说了些什么? 明确: 这四种昆虫是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时候常常见到的昆虫,甚至在作者童年的时候跟这些昆虫一起嬉戏过,仔细观察过,有些还捕捉过,这对作者来说是童年珍贵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介绍蝈蝈的时候说了蝈蝈的种类、习性和蝈蝈的饲养方法。 介绍蝉的时候主要是介绍了蝉的种类和捉蝉的方法。 介绍蜻蜓的时候主要是介绍蜻蜓的种类。 介绍刀螂的时候就主要写了刀螂的外形。 6. 提问:最后一自然段是课文的结束语,交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以前读过的文章

5、,有没有类似的写法?记住这段话,注意学习和运用这种写法。 明确: 这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写法。作者通过自己问问题自己解答,道出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就是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多多的去亲近大自然,仔细观察,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四、作业布置 短短的文章,作者就将四种昆虫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无疑都来源于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你们自己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从外形、生活习性、饲养等方面给你们所观察的动物写一个小片段。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