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40726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8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总结,网络构建,专题归纳,网络构建,专题归纳,一、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1.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随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2)表现 荷兰击败葡萄牙,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在亚洲、美洲等建立殖民地。 英国进行海盗式掠夺,通过商业战争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影响:一方面,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

2、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特征 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 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4)影响 为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国家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当地的近代化。,二、用新史

3、观全面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纵向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从横向看,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更加进步;工业革命也使西方国家在奴役东方国家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文明,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进程。 2.近(现)代化史观:人类历史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转变。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进程,带来了政治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

4、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3.全球(整体)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新型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列强以全球为基地,开展经济侵略和殖民扩张,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的形成。,4.社会史观: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工业革命导致19世纪中期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产生巨大的进步,同时社会习俗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

5、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人口剧增、交通堵塞),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教育、住房、社会服务问题等。 5.生态史观: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研究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和环境的关系的历史观,就是文明的生态史观。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工业革命也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6.革命史观(通常讲的传统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要求改善待遇和分享政治权利,导致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三、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因素 (1)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2)根本动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3)主要途径: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4)具体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商品流通即世界商品贸易、人口流动、资本流动加速;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进步;大企业发展中的日趋国际化。 2.主导国家:欧美工业国。 3.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2)拓展:1518世纪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

7、越多的地方被卷入世界市场。 (3)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4)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

8、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5)世界市场的深化:二战后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表现:世界市场区域化、集团化发展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市场的国际化、贸易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投资国际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加强等),原因: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新的交通和通讯方式;两极格局结束;各国建立市场体制;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发展。 认识: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趋势无法改变;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

9、过程。 5.影响(评价)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3)从道德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10、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 6.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进步;但欧美列强居主导地位,亚非拉殖民地处于附庸地位,发展严重不平衡;列强之间争夺激烈,引发局部战争和世界大战。 四、1516世纪中西历史的主要不同点 1516世纪的中国和西欧在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及文化诸方面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是当时中西不同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政治上,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西方在封建制度衰落的同时,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并且在荷兰最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上,虽然都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明清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11、成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西欧自然经济瓦解较快,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关系,明朝和西欧出现过远洋航行的壮举,但中国对外关系的总趋势是从明朝中期郑和远洋航行到其后的闭关锁国;而西欧的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 思想领域,明清加强思想专制,宋明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使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而西欧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以及16世纪的宗教改革,解除了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两大思想文化运动,预兆着新的社会的到来。 科技方面,中国传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科技滞后于西方;而文艺复兴促进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教育方面,明清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并且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的色彩;中国的印刷术传给西方,便利了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打破了只有僧侣和贵族受教育的权利,使一般平民也能接受教育。,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